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
2024-02-08病毒感染后如何彻底修复肺损伤?流感和COVID-19等呼吸道疾病会引发炎症反应,对肺部造成长期损害,而且很难治疗。现在,由兽医学院的Andrew Vaughan领导的研究人员通过脂质纳米颗粒传递mRNA的技术,能够极大地增强肺部受损血管的修复模式,从而提高氧饱和度。
-
2024-02-06复制“替身”体外试药 精准消灭肿瘤细胞癌症是人类面临的一大健康威胁。癌症治疗的难点之一在于它具有异质性,不同患者的肿瘤差异大,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精准治疗。临床上,无论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找出最有效的药物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极其重要。但利用传统的基因检测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来筛选治疗药物,都存在不够精准、检测周期过长等问题。
-
2024-02-05杀死癌细胞的新方法——钙过量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通过靶向特定的通道,诱导致命的钙流入肿瘤细胞。这种利用肿瘤中现有钙离子并在小鼠身上成功试验的创新方法,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
-
2024-02-04探索不同犬种的预期寿命研究发现,英国的迷你腊肠犬的预期寿命约为14年,而英国的一些短鼻犬种预期寿命较短。文章还指出,犬只的寿命除了与体型有关外,还受遗传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2024-02-02大脑神经如何实现按需供能?大脑功能取决于电信号沿轴突的快速移动,轴突是连接数十亿脑细胞的神经细胞的长延伸。
-
2024-01-31“鼻内口罩”有望加固抵御病毒防线你能想象得到吗?只需轻轻喷一喷,就能在鼻子内“戴”上一层“口罩”。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工程所)的科研人员创制了一种“鼻内口罩”,能够实现对病毒的拦截并让病毒失活,可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研究显示,在小鼠、人鼻腔数字模型、人呼吸道仿真模型验证中,“鼻内口罩”均表现出显著的防护效果。
-
2024-01-30后天获得的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后天获得的克隆性造血相关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相比未携带者,携带体细胞基因突变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42%。
-
2024-01-29在实验小鼠体内植入人类“类器官”,它从“人人喊打”到“功不可没”在现实生活里,老鼠这种啮齿动物因为偷油吃米、传播疾病而落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事实上,在医疗健康领域,鼠类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赋能医药产业高效研发和临床手术有效治疗的科研项目中,小鼠就是功不可没的核心“功臣”。
-
所有动物的进化都要归功于数亿年前某些病毒感染了原始生物。病毒遗传物质被整合到第一批多细胞生物的基因组中,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DNA中。
-
2024-01-24为什么对不健康的食物这么着迷?莫奈尔化学感觉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脂肪和糖渴求通路的内部神经线路。然而,把这些途径结合起来会过度引发比平时吃得更多的欲望。
栏目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