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 Cell: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感觉不到疼痛的小鼠寿命更长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方式击退时间对抗老年时间的掠夺,至少在小鼠是如此。一项新研究发现小鼠繁殖缺乏一种特殊的疼痛感受器、或受体寿命更长,并且很少生病如老年糖尿病。更重要的是,暴露出在红辣椒和其他辛辣食物中发现的一种分子也许能给予同样的失去这种疼痛受体的效果,意味着人类也有可能受益。 时光倒流。除去小鼠某一痛觉…
  • 昆明动物所发现lincRNA可能在猪的驯化行为发挥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的RNA分子,起初被认为是基因组的转录“噪音”。近年来研究表明,lncRNA参与X染色体失活、干细胞干性的维持、转录调节、表观遗传学调控等多种重要的生物过程。其中,lincRNA(基因间区lncRNA)是一类重要的lncRNA。猪是重要的家养动物和医学大动物模型。然而,猪的lincRNA的注释数量极少,以…
  • 在本项研究中,我校模式动物研究所博士生袁白银,万萍等人在出生后小鼠心肌细胞及成年小鼠心肌细胞中将WDR1的编码基因Wdr1进行特异性的敲除。研究发现在出生后小鼠心肌细胞中敲除Wdr1会导致心肌肥大,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以及心脏电活动的异常;Wdr1敲除的小鼠从出生后第13天开始猝死。
  • 抑郁的小鼠拥有更易兴奋的神经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掌控自己的情绪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讲,他们很难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进一步发展成抑郁或者是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人员之前已经定位了控制这种变化的大脑区域,但是仍然对其机制不甚了解。最近一项应用于小鼠上的研究得到了初步的结果,以深入对其机制进行探索。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动物处理压力的大脑…
  • 研究人员16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培育出世界首批“重鼠”,这些实验鼠体内富含不具有放射性的两种重同位素。
  • 在自然活动和感官刺激过程中,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反应是高度可变的。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主导性假说是,警觉的动物的大脑皮层处于一种非同步的高传导状态。
  • 性体验使雄性小鼠跟幼崽打交道的行为方式发生剧变——“处男”雄鼠攻击幼崽,而做了父亲的成熟雄鼠则会表现出父爱。现在Catherine Dulac 及同事发现,信息素感应能力受损的“处男”雄鼠不攻击幼崽。
  • Cell:果蝇昼夜节律时钟重置神经合作是关键果蝇的行程安排是很容易预测的,昼夜活动巅峰与休息时间相结合。如今,细胞出版社的Cell Reports 期刊报道研究人员发现脑细胞簇是各项活动巅峰的原因,分别称为早晚振荡器,并不单一工作。果蝇的生物钟与太阳同步,合作是关键。 “没有适当的同步化,生物钟是无用的或者甚至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帕特里…
  • Science:华裔学者表明哺乳动物的嗅觉系统重塑性短暂 两个华人研究组分别利用遗传学方法,揭示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即出生后的第一周,嗅觉处理特殊气味,由鼻到脑的传递详细线路就已经被锁定了。这两篇文章分别发表于2014年4月11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这种感官系统属于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视觉一样,也是需要神经元朝特殊方向移动,映射到某些点上,并且嗅觉和视觉一样也是首先要…
  • 科学家培育出世界首对基因编辑猴 近日,《细胞》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在中国出生,完成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猴子属灵长类动物,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将有助于建立猴疾病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大大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未来有望定向改造人类基因,治疗基因疾病。 研究…
  • PNAS: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病毒小RNA能够抑制登革病毒复制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新研究表明,登革病毒可以编码功能性vsRNAs,其中的一个病毒小RNA,有类似于miRNA的功能,可以特异地靶向调控病毒基因。这为未来使用小RNA抑制DENV复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PNAS上。 每年有超过100个国家报道了近100百万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性疾病,包括50万例登革出血热…
  • 西北农林科大:首次揭示奶山羊生殖器官miRNA谱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RNA,通过靶向调控基因表达而发挥重要功能。许多研究已证实,miRNA参与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发育和配子发生过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已分别对人类,大鼠,小鼠,牛和猪的睾丸组织中的microRNA表达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发现这些miRNA具有显著的保守性,部分保守的miRNAs与哺乳…
  • 我国科学家实现灵长类动物基因定向敲除 这是两只运用CRISPRA/Cas9技术成功实现基因靶向修饰的食蟹猴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昆明成功培育了多只被去除特定基因的猴子,实现了基因靶向修饰技术在灵长类动物身上的应用,并于近期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了相关成果,将为人类遗传疾病研究及药物研发提供更多支持。
  • 本文利用LCT200对肝损伤及脑梗塞部位进行扫描成像,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获得很好的软组织成像图片。
  •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首对基因编辑猴近日,《细胞》Cell杂志网站报道,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在中国出生,完成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猴子属灵长类动物,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将有助于建立猴疾病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大大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未来有望定向改造人类基因,治疗基因疾病。 研…
首页 上一页 173 174 175 176 177 下一页 尾页 共2644篇文章/共177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