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景志忠教授:

新冠疫情形势下,如何加强人兽共患病的防控

当前,国内外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避免动物疫情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成叠加影响,在全国上下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际,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特别是人兽共患病防控尤为重要。

【专访】景志忠教授:新冠疫情形势下,如何加强人兽共患病的防控

2021年08月05日 浏览量: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发布者:

专访篇:当前,相关机构或管理部门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人兽共患病的严防严控?群防群控?新冠疫情的发生对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有何启示,应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这些问题,本期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特邀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主任景志忠教授,景教授详细分享了人兽共患病防控需要注意事项,如何做好人兽共患病防范措施等精彩内容。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非常感谢景教授接受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的专访。国内外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避免动物疫情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形成叠加影响,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特别是人兽共患病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景志忠教授:现在新冠疫情在国内外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远未有结束的迹象,而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如南京禄口机场、“印象张家界”剧场的疫情扩散事件,使国内疫情大有燎原之势,已波及多个省市。目前新冠疫情的源头还未查清,是实验室泄露?恐怖主义所为?还是动物源,还未定论。但有一点需明确,有1415种病原体能感染人类,其中61%的是人畜共患病,约70%的源于动物。在175种新发疫病中,其中132种是人兽共患病,占75%。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规模致命性传染病的灾难性流行,均起源于动物,其中的大部分是人兽共患或以家畜禽为传播媒介的,如天花、艾滋病、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狂犬病、新型克雅氏病(vCJD)、鼠疫、布病、结核、疟疾和血吸虫病等均来自于动物,是人类防范疫病的主要途径。如果动物疫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疫情与新冠疫情叠加在一起,那将是国将不国、人将不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在动物重大疫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防控方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要按照新修订颁布的《动物防疫法》(国家主席令[2021]第69号),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首先要实施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兽共患病计划防控策略: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危害大的重点病种,推进从临床发病向免疫无病例过渡,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的病原。二是实施畜禽健康促进策略:加强动物健康管理,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完善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监管,提高生物安全水平。三是实施外来和新发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强化国家边境动物防疫安全理念,加强对境外流行、尚未传入的重点动物疫病风险管理,建立国家边境动物防疫安全屏障。四是做好家畜禽、宠物和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实行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制度:根据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疫情预警,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阻断传播到人类。五是按照《生物安全法》加强对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管理,防止在采集、保存、运输以及处理动物病料、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和病原微生物过程中的高危病原的泄露和散播问题,确保人类、动物和环境的生物安全。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当前,相关机构或管理部门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人兽共患病的严防严控?群防群控?您有哪些建议?

景志忠教授: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应按照“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健康,同一个医学”的理念,建立和健全国家人兽共患病防控体系,落实疫病防控定期会商机制,实行严格的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落实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国家顶层设计制定、发布重点人兽共患病预防、控制、净化、消灭规划、措施和技术规范,地方政府落实人兽共患病防控与净化措施,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最终达到重点人兽共患病病种的无疫地区或国家地位;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协调有序、有效的跨境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体系和网络,做到联防联控;在全社会普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建立良好的卫生、饮食、旅游和宠物饲养习惯,消除食源性和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感染;建立人兽共患病防控技术研究规划和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开展动物重要病原结构、毒力和组织嗜性等生物特性以及跨宿主传播特性研究,提高应对突发动物源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视兽医在人兽共患病防控中的作用和参与度,避免重人医、轻兽医现象,真正发挥兽医在疫病追踪溯源中的独特优势,如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在命名上出现的偏差以及新冠病毒溯源不清,就是缺乏动物疫病病原研究方面的更全面和深入的工作。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新冠疫情的发生对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研究有何启示,应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景志忠教授:新冠与“非典”(SARS)、“MERS”(MERS-CoV)一样,都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以及变化无常的冠状病毒,人们不得不再次反思今后人类与动物疫病防控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它不仅关系着动物、人类健康问题,也关系着人类的生存问题,动物与人类密不可分,其疫病研究与防控更是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

一是加强重要人兽共患病的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将家畜禽、宠物、野生动物和媒介生物纳入研究范围,监测疫病动态,做到预测预报;二是深入开展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如冠状病毒、痘病毒、流感病毒等的遗传变异、组织嗜性与跨种感染研究,明确其病原生物学和致病特性,为跨种感染传播、宿主谱和疫病溯源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加强防控技术研究,战略性储备相关技术和产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四是开展国际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平台和网络,前瞻性研究外来和新发疫病,防患于未然;五是建立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资源库、信息库和预警预报技术平台,做到适时发布疫情警报,做到有备无患。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阻击人兽共患病,是我们人类应尽的责任。请景教授谈谈,那么对于每个人来说,日常应该做好哪些防控措施?

景志忠教授: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应高度重视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和生物安全威胁性,在全社会普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建立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完善对家养宠物的管理,对狗、猫等实施强制免疫,也要倡导市民树立良好的卫生和道德行为规范,将人兽共患病防控作为国家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个人而言应肩负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是要提高人兽共患病防范意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洁身自好,摒弃鲁俗,禁止吃生鲜未煮熟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二是谨慎接触家畜禽、宠物以及野生动物等,人们在尽享宠物带来的快乐时,也要增加防患“宠物病”的风险,保持宠物的卫生并为其接种疫苗等安全保障措施;在旅游、探险以及追求好奇心的过程中,防止过度侵入原始森林、河流、湿地以及人类从未涉足的地区,禁止乱捕乱猎以及捕食野生动物或利用其皮毛,避免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物理距离缩小到能传播疾病,在这一点上人们对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三是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后,要高度重视防大疫特别是人兽共患病。在灾害后由于死亡动物的尸体及其污染物未及时处理,或原有的疫源地被重新暴露,加之蚊蝇滋生、活动频繁等因素,使疫病传播的风险急剧加大,须做好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家庭周围环境的清洗消毒以及蚊蝇、鼠等媒介生物的杀灭等工作。 总之,做好人兽共患病防范措施,使其远离人们的生活,是各级政府以及人和动物医学事业的从业者和广大群众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再次感谢景教授接受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的专访。

景志忠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主任

人兽共患病创新团队资深首席,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现兼任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兰州)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分会常务理事以及病理分会、生物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感染免疫与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国家牛羊疫病净化评估专家等职,长期从事人兽共患病、动物免疫学和实验动物学研究,主要围绕着痘病毒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绵羊痘、山羊痘、羊口疮和鼠痘)防控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研究疫病控制策略、技术和产品。

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30余项,共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其中第一完成人4项;主持制定农业行业/地方标准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300余篇;主编译《天然分子免疫学》、《动物疫苗学》、《Toll样受体与天然免疫》和《猪病皁防快治》等著作6部,参编5部;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