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失血性贫血血虚证动物模型

2023年04月2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成年大、小鼠,以75%乙醇擦拭小鼠尾部,充血后剪去尾尖0.5~0.75cm,即刻采血测定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采血后置小鼠尾部于40℃左右定量温水的刻度试管内,使其出血量达0.5ml,2h后重复采血检测,观察造型结果,必要时再次放血,10d后再次采血,分别检测RBC及Hb值。大鼠经眼内眦静脉丛放血1.5~2ml,即刻检测RBC、Hb及网织红细胞(Ret),隔天同法放血1次,共5次,每次放血同时、末次放血后第5日、第11日,检测RBC、Hb及Ret值。

(2)模型特点  小鼠失血后2h,RBC及Hb显著降低,10d后,仍明显低于失血前水平。大鼠放血1次后,其RBC与Hb已开始明显减少,放血第3次后达最低限,第4次至第5次放血后开始回升,直至末次放血后11d仍明显低于失血前水平,Ret于放血1次后即开始增生活跃,上升至第4次放血后达高峰,以后逐渐恢复至放血前正常水平。

(3)比较医学  血虚多因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或血液生化之源不足,或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舌、指甲色淡无华、头晕、心悸失眠、手脚发麻,脉细弱无力等,与现代医学的“贫血”相似。故中医血虚动物模型一般是使动物外周血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或使动物骨髓抑制,使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数量减少,不仅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且影响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失血性血虚方法简单,指标明确,不需特殊设备,但失血量难以完全一致。此外,我们的实验发现,该模型持续时间短,实验动物易于恢复,不利于长期观察。推测多次采血可能优于一次采血。该方法复制的模型更加倾向于气血两虚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