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信息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冠阳性“查缺补漏”完,未来还需要打疫苗吗?

2023年06月2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月11日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显示,今年5月全国哨点医院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出现一波“小高峰”,但增速在5月最后一周放缓。

“虽然突变株产生了一定的免疫逃逸,但疫苗在减轻疾病的症状和降低重死亡率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

649c15d2e4b00d9f0ea117dajpeg.png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橙色线)。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月11日公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显示,今年5月全国哨点医院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出现一波“小高峰”,但增速在5月最后一周放缓。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根据模拟数据来看,第二轮疫情感染高峰期会在6月底出现。

如今,从大众普遍感知来看,这一波新冠阳性的“查缺补漏”似乎已经过去了,“二阳”者不在少数。

监测数据表明,截至今年5月底,国内主要流行株仍是XBB系列变异株,整体已经占到92.4%,其中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XBB.1.9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XBB.1.5及其亚分支。

目前国内已上市16款疫苗,包括首款获批紧急使用的针对奥密克戎XBB.1.5变异株的疫苗,预计七八月份公众可以接种。

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未来还能防住最新流行毒株“二阳”“三阳”吗?

649c15d3e4b00d9f0ea117dc.jpeg

论文题为《中国以往和近期感染高峰下的个体突破性感染血清样本对新冠病毒变异株BQ.1.1、CH.1.1和XBB.1.5的中和能力》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近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鹏飞联合包括华山医院、南京中医院以及北京佑安医院在内的多个团队,详细评估了新冠疫苗接种和中国主要几波突破性感染血清对奥密克戎最新突变毒株的有效性。文章于6月27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期刊《Cell Discovery》。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全面比较了加强针接种个体、Delta突破感染个体、BA.2突破感染个体以及今年初我国防控放开后主要流行病毒株BA.5或BF.7突破性感染的个体血清样本对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尤其是新近流行株BQ.1.1、CH.1.1和XBB.1.5的中和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未针对XBB毒株设计的疫苗加强针,对BA.2的衍生变异株的中和滴度相较于野生型毒株显著降低,其中尤以CA.3.1、CH.1.1和XBB.1.5最为显著,降低到了1/40以下。对于BA.5的衍生变异株来说,BQ.1和BQ.1.1的逃逸最强,降低到了针对野生型毒株中和滴度的约1/30。

对于疫苗接种后的Delta突破感染的血清,也观察到了与加强疫苗接种组类似的结果,奥密克戎变异株如BN.1、CH.1.1、XBB.1、XBB.1.5、BQ.1和BQ.1.1显示出很强的血清中和逃逸能力。而对于疫苗接种后BA.2突破感染的个体,其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滴度降低程度低于疫苗接种组和Delta突破感染组。

研究人员进一步评估了BA.5或BF.7突破性感染的个体血清样本对这些毒株的中和能力。这也是去年12月第一波感染高峰时的主要流行毒株。

结果发现,感染后一个月内的BA.5/BF.7突破血清样本,对BA.5或BF.7变异株的中和滴度较高,均在1000以上;虽然BQ.1.1、CH.1.1和XBB.1.5等新毒株表现出较强的逃逸能力,但是BA.5/BF.7突破血清对它们中和滴度仍能有200-300,显示出一定的中和能力。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第一波感染高峰后,全国新冠病毒阳性率在三四个月内都处于低位。

“感染后一个月内抗体水平较高,后续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低,这些接种疫苗后被BA.5或BF.7突破感染的个体血清对奥密克戎BQ.1.1、CH.1.1和XBB.1.5中和能力能维持多久还需更多的长程研究。”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提示,基于新出现的变体开发新型疫苗或许可以更好地控制即将出现的病毒变异株。

那么在经历过“一阳”“二阳”的突破感染后,人们还有必要继续打新冠疫苗吗?

上述研究论文通讯作者王鹏飞对澎湃科技记者表示,“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如果只是单纯打疫苗(非针对XBB毒株疫苗)产生的免疫对于最新的像XBB毒株的保护力非常有限,但是,疫苗接种再加一轮病毒感染,就是我们所谓的hybird immunity(混合免疫)对于最新毒株还是具有比较好的抗体效果的。”

王鹏飞介绍,本项研究仅检测了疫苗产生的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除此之外,抗体在体内还具有其它效应功能,比如诱导T细胞免疫,发挥多重保护功能。“因此,虽然突变株产生了一定的免疫逃逸,但疫苗在减轻疾病的症状和降低重死亡率方面仍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他建议,未来应选择针对流行变异株的疫苗作为序贯免疫、异源加强的首选。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的免疫防御,从而提高免疫力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对于未来疫苗的开发策略,王鹏飞表示,首先肯定是希望能针对新毒株很快更新目前的疫苗,“实现疫苗平台和技术的更新迭代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冠病毒的变异,这就要求不仅是提高疫苗的有效性,也需要逐步缩短疫苗到实际应用的时间。”

6月8日官宣获批紧急使用的威斯克生物重组三价新冠病毒三聚体蛋白疫苗,同时针对XBB.1.5、BA.5、Delta变异株。公开资料显示,其从5月17日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到授权紧急使用,仅仅过去了22天。

据澎湃科技记者了解,中国成立了新冠疫苗研发专班,最早由钟南山任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实验室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联合建立了新冠中和抗体标准化检测平台,对各个疫苗企业研发的新冠疫苗进行统一检测,评价其抗体中和能力,为新冠疫苗研发专班选用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以及国家对此进行审评审批提供参考依据。

王鹏还指出,类似于流感病毒的通用性疫苗是一种更长远的疫苗发展方向,广泛保护性疫苗也是全球疫苗相关科研团队都在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在努力开发能够对现在突变株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异株都有效的广谱通用疫苗。”

他比较看好的是包含T细胞表位的疫苗,“非刺突蛋白在各病毒变体之间的差异往往较小,疫苗也可以通过传递其他蛋白来产生更多样化的免疫反应,这类型疫苗可以缓解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快速突变的影响。”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