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疾病与药物研究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什么?TARDBP的致病机理是怎样?

2023年07月1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赛业生物 作者:校审 李意祥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罕见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又称为葛雷克氏症或渐冻症。患者早期表现为手脚无力,在中后期可能出现神经痛症状或发展出认知/行为障碍,随着肌肉力量的消失殆尽,呼吸无法进行,体重严重下降,病人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走进「罕见病十宗罪」专栏,为你解密罕见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行业研究进展(基因治疗等)、推动成果转化的临床前创新策略(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等)。

本期我们要关注的是一类罕见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又称为葛雷克氏症或渐冻症。患者早期表现为手脚无力,在中后期可能出现神经痛症状或发展出认知/行为障碍,随着肌肉力量的消失殆尽,呼吸无法进行,体重严重下降,病人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9年前一场风靡全球的ALS冰桶挑战浇起了人们对“渐冻人”的关注,9年后的今天,ALS疾病研究也一直在步履不停地前进。作为ALS重要致病基因之一,TARDBP(TDP-43)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扮演或正面或负面的角色,宛若一个“来自天堂的魔鬼”

与渐冻症ALS息息相关的致病基因TARDBP是天使还是魔鬼

TARDBP的致病机理

反式激活反应-DNA结合蛋白43(TAR DNA-binding protein43, TDP43, TARDBP)是一种由TARDBP基因编码的蛋白,约95%的ALS病例和约50%的FTD(额颞叶痴呆)具有含有TAR-DNA结合蛋白(TDP-43)的神经元胞质内含物,TDP-43与蛋白质异常聚积,其在细胞质的错误定位是ALS的重要病理标志。 

TDP-43是一种主要在细胞核表达的DNA和RNA结合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行使着多项重要功能,如转录、翻译、mRNA运输、mRNA稳定、微RNA(mi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处理等。 

那为什么说TARDBP是“来自天堂的魔鬼”?在正常生理条件下,TDP-43具有核内和胞质穿梭的能力,但会优先在核内发挥功能;而在病理条件下,TDP-43向胞质聚集,呈现高度磷酸化或者泛素化,导致溶解性大大降低[1]。来自“天堂”(细胞核)的天使会在细胞质中变成“魔鬼”,即TDP-43异常定位到胞质,导致细胞毒性的产生,又或由于其在胞质内继续发挥与RNA结合的作用,进而产生异常功能,从而使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 

TARDBP基因的突变情况

ALS大多数为散发性ALS(sporadic ALS, sALS),没有ALS家族史,约占90%;少部分为家族性ALS(familial ALS, fALS),家族中存在1个以上ALS患者,约占10%。导致ALS的致病基因大约有50个,以下几个基因的突变研究较多,分别为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 1, SOD1)基因、9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 72(chromosome 9 open reading frame 72, C9orf72)基因、肉瘤融合蛋白(fused in sarcoma, FUS)基因和TARDBP基因。 

大多数ALS相关突变出现在TARDBP基因的外显子6中,最常见的错义突变是A382T和M337V,TDP-43的C-末端区域的突变增强了其内在聚集倾向,下图为TARDBP基因的主要突变分布情况(图1),TARDBP在内含子及UTR区域均有致病突变[2]。 

与渐冻症ALS息息相关的致病基因TARDBP是天使还是魔鬼

TARDBP基因的主要突变分布情况[2] 

靶向TARDBP治疗ALS

在治疗ALS的药物管线中,以靶向SOD1居多,其次是TARDBP,目前靶向TARDBP的管线几乎都是处于临床前的抗体药物,该研究赛道热度持续攀升。 

为加速ALS药物研发,赛业生物基于自主研发的HUGO-GTTM计划,推出了全基因组人源化模型:hTARDBP、hFUS小鼠,即用人TARDBP或FUS基因(全基因组)原位替换鼠源基因,构建更贴近真实世界生物机制的ALS临床前研究模型。除了野生型全基因组人源化模型,我们还在人源基因上引入了热门点突变构建疾病模型和TG疾病模型,更适用于遗传性疾病研究和基因治疗药物开发。

(注:HUGO-GT即 Humanized Genomic Ortholog for Gene Therapy)

 


参考文献:

[1]Ederle H , Dormann D .TDP‐43 and FUS en route from the nucleus to the cytoplasm[J].FEBS Letters, 2017, 591(11).DOI:10.1002/1873-3468.12646.

[2]Prasad A , Bharathi V , Sivalingam V ,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DP-43 Misfolding and Pathology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J].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2019, 12:25-.DOI:10.3389/fnmol.2019.00025.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