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罕见病并不罕见】肯尼迪病(KD)—漫长的“渐冻症”
当你正值壮年,遭遇全身“渐冻”,爬楼变得吃力,速度越来越慢,手指常常不听使唤,夹菜都没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肯尼迪病。肯尼迪病和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一样都属于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患者往往在3-5年内就无法活动、呼吸,而肯尼迪病的病情发展会缓慢一些,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漫长的渐冻症,虽然并不致命,但依然面临手脚渐渐无力的事实。
什么是肯尼迪病[1]
肯尼迪病(Kennedy’s disease, KD),又称为脊髓延髓肌萎缩症(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SBMA),是一种成人发病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初由Kennedy等于1968年报道。
KD的病因是位于Xq11-12的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 AR)基因第一外显子一段CAG重复序列延长,导致其编码的AR中一段多聚谷氨酰胺链(poly glut amine tract, Poly Q)延长。KD与HD(亨廷顿病)、齿状核红核黒质萎缩、SCA(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1,2,3,6,7,17型同属于Poly Q病。与其他Poly Q病不同,KD是唯一的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KD的发病率约为2.5/100000。它属于晚发疾病,患者多为中年男性,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对称性肢体近端和球部的肌肉萎缩、无力,伴有“男性乳腺发育”等雄激素功能减退症状。KD患者发病后的平均生存期约为22~27年。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2]。
肯尼迪病肌肉状态[3]
发病机制
肯尼迪病发病的分子基础是AR的第一外显子三核苷酸CAG异常扩增,导致其基因编码的多聚谷氨酰胺异常聚集。正常人AR的CAG重复范围从11到35,而肯尼迪病患者为40至62。
肯尼迪病是CAG多聚谷氨酰胺病的家族成员之一,通过对其他多聚谷氨酰胺有关神经变性疾病[包括亨廷顿病和几种形式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的观察,CAG重复次数与疾病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即异常扩增的倍数越多,发病时间越早。在肯尼迪病的神经传导研究中,CAG重复次数和发病年龄在运动为主和感觉为主的患者显著不同,表明CAG重复次数较多与运动为主的类型相关,而CAG重复次数较少与感觉为主的类型明显相关[4]。
肯尼迪病的病理机制[1]
临床表现
1、常规化验
肯尼迪病患者血清肌酸肌酶和乳酸脱氢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性激素如睾酮,黄体酮,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也可能出现异常,不过腰穿脑脊液检查通常正常。某些患者可出现高脂血症以及糖耐量受损。
2、电生理检查
神经传导检查可提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针极肌电图多呈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存在进行性和(或)慢性失神经改变,出现多个自发电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显著增宽,甚至出现巨大电位,大力收缩时呈单纯相。单纤维机电图(SFEMG)上颤抖(jitter)值明易增宽,运动单位计数也明显减少。
3、肌肉活检
主要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有时可合并肌源性损害特征。
4、神经活检
腓肠神经活检可见大的有髓纤维减少,少量纤维脱髓鞘,施万细胞变性。
5、基因检测
既往多数文献把CAG拷四次数大于40次作为确诊标准。2011年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指南将CAG重复序列数日≥35次作为诊SBMA的依据。CAG异常扩增长度与发病年龄和起病症状有关,与症病的进展无关。与其他突变基因重复扩增的症病相似,SBMA亦呈现“遗传早现”现象,重复拷贝数在传代过程中不断增加,导致发病时间逐代提前,症状逐代加重[7]。
一位肯尼迪病患者基因检测AR基因CAG重复次数为41次[6]
赛业生物基因治疗一站式解决方案
近年来全球多款基因治疗药物相继获批上市,还有多种针对不同适应症的基因治疗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基因治疗已然为众多亟待拯救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赛业生物基因治疗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为从事基因治疗的研究者提供更高效的基因功能解析与基因治疗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靶点筛选与功能研究,动物模型构建和病毒载体如AAV、LV、ADV等设计与包装,以及表型分析等全流程服务。
详细了解基因治疗平台一站式服务
RDDC助力罕见病研究
罕见病数据库(以下简称“RDDC”)由罕见病基因治疗联盟理事长单位——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持开发,并由副理事长单位赛业生物提供生物遗传技术支持,历经1.0至2.0版本升级,可为用户提供相应罕见病的信息,并更好的服务科研人员对于数据查询和数据挖掘的需求。
用户登录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靶点基因发现,到靶点基因的表型和功能查询,以及选择获得当前市场上和靶点基因表型最相关的动物模型,从而快速制定研究路线,开展针对疾病致病基因的科学研究和药物发现工作。
*声明:RDDC数据和工具仅为科研使用,仅供参考,不可作为医学诊断和评判的最终定论。
参考文献及引用图片来源:
[1]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78113
[2]鲁明. 肯尼迪病的研究进展[C]//.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出版者不详],2015:47-48.
[3]https://tieba.baidu.com/p/7279946603
[4]马俊芳,崔丽英,崔博.肯尼迪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04):344-347.
[5]Grunseich C, Rinaldi C, Fischbeck KH. 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J ].Oral Dis, 2014, 20 (1) : 6-9.
[6]俞立强,方琪,蒋觉安,许丽珍.肯尼迪病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04):296-298.
[7]https://www.nrdrs.org.cn/app/rare/disease-list-article.html?index=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