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猕猴腹泻,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

2024年01月0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那些事儿 作者:校审 苗晓青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腹泻是实验猕猴常见的临床问题,其中,有很多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Idiopathic Chronic Diarrhea, ICD)和难以治愈的腹泻会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人道终点考量或评估。

腹泻是实验猕猴常见的临床问题,其中,有很多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Idiopathic Chronic Diarrhea, ICD)和难以治愈的腹泻会对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人道终点考量或评估。实验猕猴腹泻问题的常见性和复杂性给临床兽医带来了很多困惑,考虑到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特殊性,实验动物兽医需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病因分析、鉴别诊断和积极地治疗。

我们在饲养和使用实验猕猴的时候,确实会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实验猕猴发生腹泻。据报道,3~5%的圈养猕猴会发生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病因不详且治疗效果不理想,即使得到短期改善,也容易复发。因此,在实验猕猴使用过程中,腹泻问题成为了突出的动物健康问题,有时会严重干扰试验的顺利开展。

实验猕猴

由于腹泻问题在实验猕猴上比较常见,很多人认为实验猕猴本身就更容易发生腹泻,大家默认这就是“事实“。那么 实验猕猴很容易腹泻是事实吗?

作为实验动物兽医,我们必须坚持提升动物质量和福利,就需要重新审视实验猕猴的腹泻问题。从因果逻辑来看,有因才有果,有果就一定有因,少量的”果”找不着“因”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有大量的不明原因的“果”(长期腹泻)找不到具体的原因,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重新审视实验猕猴腹泻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现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从这个定义看,我们需要反思我们使用的实验猕猴是标准的实验动物吗?它的遗传背景是否清晰?微生物和寄生虫携带状况是否被严格控制?它的历史健康背景是否清晰且可追溯?相信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自信地给出肯定的答案。

我们很多使用实验猕猴的单位,也会使用其他常见种属的实验动物,我们可以将实验猕猴的现状跟其他标准化的普通级实验动物品种进行对比,会发现我们所谓的标准化或高品质的实验猕猴跟高品质的实验比格犬或小型猪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其他品种实验动物的生产单位已经建立足够大的繁殖种群,有计划的监测和更新繁殖种群,进行系统性的遗传性状监测,来确保生产的实验动物的遗传性状稳定,避免个体差异对研究造成影响。兽医团队建立了科学系统的动物免疫保护计划、动物保健计划和疾病监测计划,清晰了解种群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背景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显著提升了动物整体质量水平,确保种群的健康和稳定,种群和个体动物健康背景数据清晰且可追溯。

实验猕猴的饲养周期长,种群更新慢,大群饲养要做到这么细致,会直接导致饲养成本飙升。由于很多历史原因和近几年需求火爆,导致了很多实验猴养殖单位管理不科学、饲养模式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健康监测体系不完善、繁殖种群逐年老化。寄希望进口种源替换而忽视现有种群科学管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等状况,导致了实验猕猴在科学发展和标准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在实验猕猴的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背景下,我们享受了太多其他实验动物同行羡慕的目光,而且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是5年或者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然而,同行的羡慕改变不了我们实验猕猴总体质量下降的事实,高价的光环掩盖不了低质的事实。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共同思考,需要做哪些改变才能全面提高动物质量,让实验猕猴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工培育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的”“遗传背景明确的”实验动物。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腹泻问题确实是实验猕猴的突出健康问题,但在来源和微生物质量都不可控的大背景下,给它们贴上容易腹泻的标签是有待商榷的。从临床兽医角度,目前的实验猕猴种群的管理和健康状况距离生产出真正高质量的食蟹猴的差距还是比较远的,我们应该更加专注于提升现有种群的管理,借鉴其他标准化实验动物的科学饲养模式和理念,采取切实的措施,真正提升实验猕猴的标准化和高质化,到时候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个“事实”。

许可证

地区: 广东省
许可证类型:
许可证号:
单位名称:
查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