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麻醉前的动物准备
(一)健康检查
麻醉可使具有内源性感染的动物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如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因此若研究无特定要求,应确保动物在麻醉前健康良好,无临床疾病和症状。在麻醉诱导实施前,可对动物进行大体外观和活动的观察,麻醉前数天监测动物的摄食量、饮水量和体重非常重要,可以提示外观检查无法发现的健康线索,同时为麻醉恢复期的监测提供对照。
(二)禁食
麻醉前禁食是为了保持胃的排空状态,预防麻醉时的呕吐和胃内容物反流,在反刍动物还可减轻瘤胃臌气和胃胀气,在小动物也有助于减轻肠胀气。犬、猫、灵长类和猪在麻醉前一般禁食8~12小时,兔和啮齿类动物在麻醉诱导中通常不会发生呕吐,故麻醉前通常无需禁食,但豚鼠会将食物留在咽部,从而可能在麻醉诱导时吐出,为此可禁食6~8小时。
禁食会造成动物营养和能量摄入不足,在代谢旺盛的小动物如啮齿类,较长时间的禁食可明显降低其体力,降低血糖水平,由于术后疼痛和手术应激以及麻醉恢复期的存在抑制了动物的摄食活动,如合并术前禁食,很可能造成严重的代谢紊乱,危害动物的健康与安全,也导致对实验结果的背景性干扰。此外,小鼠、大鼠等夜行性动物的采食多在夜间,白天几乎不进食,胃常处于排空状态,在此基础上禁食可能导致体力衰弱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不过在进行胃肠道手术前,所有动物均应禁食。为了避免兔和啮齿类的食粪癖影响禁食效果,应采用单笼饲养并采用粪便可自行漏下的网底饲养笼,防止其吞食自己的粪便或相互吞食粪便。
禁食的同时应持续供水,直到麻醉前1小时撤除,由于麻醉和手术过程动物容易脱水,因此应注意水分的补充。
(三)驯化
应激状态可升高麻醉的风险,为降低麻醉的操作应激,应使动物尽早适应实验环境。急性实验中,动物应至少提前4天到位,以便消除运输应激引起的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水平的改变,也便于进行摄食和生长的监测与评估。慢性实验中,动物一直生活于实验室内,因此无需进行额外的适应,但应注意保持日常饲育环境和实验环境的一致性,降低环境变化对动物的刺激。
犬、猫、猴等动物通常能够和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该特点进行适当驯化,可减少麻醉诱导和苏醒中过度紧张的状况,兔和啮齿类动物则可以通过定期接触如抚摸等使动物提高对实验操作的适应性,使麻醉诱导更安全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