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感染脓毒症模型大鼠的炎症与凝血功能紊乱进程
目的 探讨脓毒症病程中凝血功能和炎症水平的改变。
方法 通过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术(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复合感染脓毒症大鼠模型(multiple infection sepsis model,MIM),将 48 只雄性 SD 大 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 组,n = 8)、假手术组(Sham 组,n = 8)、复合感染脓毒症模型 4 h(4 h 组,n = 8)、8 h(8 h 组,n = 8)、12 h(12 h 组,n = 8)、16 h(16 h 组,n = 8)组,检测炎症指标和凝血相关指标。
结果 (1)所有脓毒 症模型大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 及白介素⁃6 ( interleukin⁃6, IL⁃6) 含量较 Sham 组均显著升高( P < 0.001),且术后随时间延长,LPS 及 IL⁃6 含量逐渐升高,12 h 后 LPS 无明显变化;(2)脓毒症模型病程中后期组(8 h 及以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较 Sham 组明显延长(P < 0.01);(3)与 Sham 组相比,8 h 组、12 h 组、 16 h 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时间显著延长(P < 0.05,P < 0.01),且 8 h 后 APTT 逐渐延长接近 Control 组;(4)8 h 后(不含 8 h)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含量较 Sham 组显著增加(P < 0.01);(5)脓毒症病程各时间段组均与 Control 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具有显著 性差异(P < 0.01),而与 Sham 组无显著性差异;(6)脓毒症病程各时间段组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Ⅲ,AT⁃Ⅲ) 较 Sham 组均显著降低(P < 0.01),且 AT⁃Ⅲ随病程呈下降趋势,其中 4 h 组及 8 h 组与 16 h 组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MIM 大鼠模型可较好地反映脓毒症病程中炎症与凝血紊乱的发展趋势与相互关系,可更好的为探究脓毒症 病程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