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主要疫病-鼠痘

2014年11月06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作者:孙德明 李根平 陈振文 郑振辉 黄韧等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鼠痘是由鼠痘病毒 (mouse pox virus) 感染实验小鼠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本病多呈暴发性流行 , 致死率较高 , 危害极大。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症宪奈 , 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 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为特征 , 故又称为传染性脱脚病。
鼠痘是由鼠痘病毒 (mouse pox virus) 感染实验小鼠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本病多呈暴发性流行 , 致死率较高 , 危害极大。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症宪奈 , 四肢、尾和头部肿胀、溃 烂、坏死甚至脚趾脱落为特征 , 故又称为传染性脱脚病。
 
1. 病原
 
病毒属于症病毒科 , 脊椎动物症病毒亚科 , 正症病毒属 , 核酸型为双股 DNA 。病毒粒子呈砖块形状、核心呈哑铃状。病毒的复制在细胞质内 , 主要在上皮细胞 , 在胞浆内形成病毒 包涵体。病毒可在多种传代细胞上生长 , 如 Vero 、 Hela 、仓鼠肾细胞等。病毒对干 燥、低温抵抗力较强 , 在潮湿环境下 60 。 C lOmin 即可灭活。氧化剂、次氯酸盐和氯化锺能灭活病毒。 0.2% 甲醒可破坏病毒的传染性。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鼠和隐性带毒鼠 , 经皮肤病灶和粪尿向外排毒 , 污染周围环境。病毒可经皮肤伤口侵入机体 , 也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被感染的动物于 10d 左右皮肤损伤 部位出现特征性病变。康复小鼠可通过粪便长期排毒 , 成为主要传染源。饲养人员和节肢动 物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 多途径经人工接种后均可获得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饲 养管理不当及消毒、隔离、检疫制度不严等都会促使本病的发生。近年来 , 由于肿瘤的接种移植 , 可将病毒直接接种给实验小鼠。
 
3. 临床症状
 
临床上分为以下 3 种病型。
 
急性致死型 : 多见于初次发生此病的鼠群 , 病鼠被毛粗乱无光、昏睡、食欲废绝、常于 4~12h 死亡。
亚急性型 ~ 慢性经过型 : 可见典型的缺脚畸形症状。病鼠口鼻及面部肿胀、破渍 , 眼睛流 泪 , 四股及尾部肿胀、出彦 , 并有浆液性渗出物 , 尾、脚坏死和坏瘟 ,1~2d 坏瘟脱落、结痴。此 型可在长时间内不断出现死亡。无症状耐过型 : 动物外观健康无病变 , 但在小鼠体内有病毒增殖 , 成为带毒动物 , 有成为新的感染源的危险。  
 
4. 病理变化  
 
急性型 : 肝出血、坏死严重。肉眼可见肝脏肿大 , 而且因急性炎症和脂肪变性 , 肝脏略呈黄色。脾脏可见轮廓清楚的坏死灶 , 红髓和臼髓的坏死灶和癫痕化 , 使脾脏呈白色和红褐色的 " 斑驳相嵌 " 样外观。可见十二指肠肿胀 , 整个肠管充血和出血、坏死。坏死灶周围的肝细胞、 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内可见有包涵体。亚急性型 ~ 慢性型 : 可见脾脏肿大和淋巴结肿大。皮肤病变可见炎性水肿、上皮组织坏死、溃殇等。镜检 , 上皮细胞内可见包涵体。细胞浆内包涵体有 2 型 ,A 型包涵体内嗜酸性有光晕 , 主要见于皮肤表皮及蒙古膜上皮内 ,B 型包涵体为嗜碱性 , 存在于许多感染细胞内。
 
5.诊断
 
鼠痘可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血清学检验、病毒分离或在组织中检查病毒抗原等方法进行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 , 确认特征性坏死病变 , 发现嗜酸性包涵体及电镜下见到痘病毒即可做出诊断。血清学试验可用来检测鼠痘感染。血凝抑制试验 (HIA) 曾是标准的诊断方法 , 现在已使 用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进行常规快速监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 亦常使用。
 
当怀疑隐性感染时 , 可将敏感品系 (A 、 DBA 、 C3H 等品系 ) 的无鼠痘小鼠作为哨兵动物放入鼠群进行监测。
 
6. 防治
 
对鼠痘没有治疗办法。一旦鼠群被污染 , 容易发生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 , 很难清除 , 所以要将鼠群全部淘汰 , 污染的饲养室、器具及感染鼠接触过的实验用具等均需用甲醒、次氯酸销 等灭菌消毒或高压灭菌消毒。设施完全消毒后引人新的无病种群 , 完善饲养管理 , 严格执行检 疫制度 , 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查 , 使用敏感哨兵动物是监测鼠痘病毒感染实验动物群的一个基本措施。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