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饲养管理

猴 B 病毒感染

2014年12月0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作者:孙德明 李根平等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猴 B 病毒感染 (simian B virus ir nifection) 是由猴 B 病毒引起的人和猴共患的一种传染病。猴是 B 病毒的自然宿主 , 感染率可达 10%~60% 。猴感染 B 病毒多呈良性经过 , 仅在口腔教 膜出现痕掺和溃殇 , 之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呼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附近的神经节 , 也可长期潜 伏在组织器官内 , 产生 B 病毒抗体。人感染则发生脑炎或脑脊髓炎死亡。

1. 病原
    猴 B 病毒又称为猴痕彦病毒 1 型 (ceropithecine herpesvirus1) 。属于疱疹病毒科 , 疱疹病毒亚科 , 单纯疱疹爹病毒属。在 35 种非人灵长类疱疹病毒中 , 只有 B 病毒对人有致病性。核 酸型为双股线状 DNA 。病毒粒子呈球形 , 直径 180~20O nm, 主要由髓芯、衣壳和囊膜组成。 髓芯由 DNA 和蛋白质缠绕而成 ; 衣壳为正十二面体 , 内含 162 个壳微粒 , 主要成分为多肤 ; 囊 膜由脂质和糖蛋白组成 , 在病毒粒子周围形成具有环状突起的吸附器 , 有助于侵入易感细胞。 B 病毒只有 1 个血清型 , 抗原性稳定 , 不易发生变异 , 它与人单纯瘤彦病毒 (HSV-1 、 HSV-2) 和 非洲绿猴疱疹病毒 (SA) 具有密切的抗原关系。病毒可在原代猴、兔、猪、犬和猫肾细胞 , 鸡胚 绒毛尿囊膜细胞以及 Vero 细胞、 Hela 细胞、 KB 细胞和 Hep-2 细胞上良好增殖 , 其中以兔肾 细胞最为易感。B 病毒对乙脏、脱氧胆酸盐、氯仿等脂溶剂敏感。某些酶类如膜蛋白酶、碱性磷酸酶、磷脂 酶 C 和链霉蛋白酶等均可使病毒囊膜变性 , 从而阻止病毒吸附与侵入易感细胞。 B 病毒对热 敏感 ,50 ℃ 30 min 可将其杀死 , 长期保存需置于一 70 ℃冰箱中 ,X 射线和紫外线对其有杀灭 作用。
    2. 流行病学
    B 病毒的自然宿主为恒河猴 , 其他猴类也有自然发病的报道。除猴外 , 兔、豚鼠、小鼠也可感染。野生猴 B 病毒抗体阳性率远高于自繁猴。病毒主要经性交、咬伤或带毒唾液经损伤的 皮肤或教膜直接传播 , 也可以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播。 B 病毒可由感染处经外周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 形成潜伏感染。病毒还可长期潜伏于上呼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附近神经节及组织 器官 , 可经唾液、尿液、精液间歇性排毒。从饲养猕猴群体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仔猴、幼年 猴中抗体阳性率很低。随着年龄增长 ,B 病毒的感染率增加 , 在二三 2.5 岁的成年驯养猴中 , 血 清抗体阳性率几乎 100%, 而 <2.5 岁的猴群中约 20% 。因此 , 随着年龄增长 ,B 病毒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3. 临床症状
    猴感染 B 病毒后 , 可出现体温升高 , 几乎不造成死亡。特征性症状是在舌表面和口腔蒙古膜与皮肤交界的口唇出现小瘤瘁 , 随后痛彦破裂 , 形成溃殇 f 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 , 而后形成痴 皮 , 常于 7~14d 自愈 , 不留瘫痕。此外 , 皮肤也常出现水瘤和溃殇。猴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 , 出现口腔教膜病变 , 往往也不易被发现 , 感染初期体内不产生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 , 抗体效 价逐渐上升 , 能维持若干年。
    人类感染猴 B 病毒是由于接触暴露的猴组织和体液引起的。猴的口腔、眼、生殖道分泌 物、脑脊液及脑组织、来源于猴肾的细胞培养组织都是潜在的感染源。被猴咬伤、抓伤或笼子 刷伤而直接接触了猴的组织或体液 , 猴唾液直接污染了先前已存在的伤口 , 装有猴肾细胞的培 养瓶破裂所致的切割伤 , 给猴子用过的针刺伤等都可能引起感染。人感染该病毒后症状非常严重 , 主要呈上行性脊髓炎或脑脊髓炎 , 病初咬伤处疼痛、红肿、出疹 , 有渗出物 , 随后出现脑炎 等全身症状 , 多数死亡 , 少数幸存者留下严重后遗症。
    4. 病理变化
    口唇出现小痕磨 , 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 , 而后形成痂皮 , 唇缘的痂皮呈褐色 , 干燥而致密 ,口腔内侧痂皮呈灰黄色 , 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口腔的上皮细胞核内可见强嗜酸性核内包涵 体。口腔病变有时伴有消化道出血、溃疡 , 肝实变、灶性炎症和坏死 , 如果没有包涵体的存在 , 这些并非 B 病毒感染的特异病变。
    5. 诊断
    目前 , 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 多用 ELISA, 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由于猴 B 病毒对人的危害性较大 , 病原分离的诊断方法一般不提倡。近年来发展的病毒核酸检测方 法应用于猴 B 病毒感染的病原检测 , 可以检测到低于 10 个拷贝的病毒 DNA, 且其特异性 较高。
    6. 预防与控制
    恒河猴是 B 病毒的自然宿主 , 有很高的感染率。防止猴群互相咬伤和发生外伤 , 定期检疫 , 淘汰阳性猴 , 逐步建立无 B 病毒感染猴群。对捕获的野生猴 , 应视为 B 病毒可疑感染者 , 严格进行隔离检疫 , 确认为 B 病毒阴性者方可用于实验研究。与猴接触的管理人员或实验人 员要重视自身防护工作 , 一旦抓伤要立即用肥皂水洗净伤口 , 再用腆酒消毒 , 并隔离观察 3 周 ,出现临床症状 , 及时对症治疗。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