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病
1. 病原
沙门菌属革兰阴性杆菌 , 具鞭毛 , 不形成芽泡 , 是一种短杆菌。长 2~4 μ m, 宽 0.5 μ m, 在一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本属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 在外界条件 下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 , 对于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 , 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杀死病原体。
2. 流行病学
对实验动物威胁较大的是鼠伤寒和肠炎菌。动物可交叉感染 , 或同时感染两种沙门菌。实验动物中 , 豚鼠对沙门菌高度敏感 , 感染后可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 ; 小鼠和大鼠也很敏感 , 常 呈亚临床感染并长期带菌 ; 兔、地鼠和沙鼠不常受到感染。各种年龄的实验动物均可感染 , 但 幼年和老年实验动物更易感。患病实验动物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从粪便、尿、乳 汁以及流产的胎儿等排出病菌 , 污染水源和饲料等 , 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动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梅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3. 临床症状
急性型多呈暴发性流行 , 发病急 , 死亡快 , 多元前驱症状 , 在 4~5d 内大批死亡。亚急性型的患病动物表现为行动呆滞、蜷缩一隅 , 被毛蓬松、食欲不振 , 结膜炎、眼险结合 , 腹泻、颤抖、摇晃等症状。病程延续 7~10d 后死亡。慢性型的患病动物除见上述类似症状外 , 可出现消瘦。拖延较长时间后逐渐康复或死亡。哺乳期小鼠发病率可高达 70% 左右 , 常以下病为主要 ; 症状。耐过动物和隐性感染者 , 可长期排毒。
4. 病理变化
以败血症和肠炎为主 , 小肠殿气 , 肠蒙古膜呈点状出血 , 肠内容物为蒙古液样带有泡沫 , 回肠、 盲肠壁增厚 , 肠蒙古膜充血 ,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坏死 , 并有溃殇形成。有的出现腹膜炎和腹水。 慢性病例主要病变为肝、脾表面散在白色坏死结节。组织学检查可见肝、脾的坏死结节被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包围。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 , 只能做出初步诊断 , 确诊需采取患病动物的血液、内脏器官、粪便等 , 做沙门菌的分离和鉴定。近年来 , 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于本病的快速诊断。
6. 防治
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 , 消除发病诱因 , 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许多种动物都可能是潜在的传染源 , 应防止野鼠进入动物房。
- 沙门菌病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