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制备出帕金森病猕猴模型
2015年01月06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
作者:中国科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晓江及其合作者获得了6只转基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猕猴。这是国际上首次制备成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的转基因猴模型,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的早期发病机理研究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重要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该研究结果于2014年12月31日在线发表在《人类分子遗传学》。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的世界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晓江及其合作者获得了6只转基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猕猴。这是国际上首次制备成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的转基因猴模型,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的早期发病机理研究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重要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该研究结果于2014年12月31日在线发表在《人类分子遗传学》。
据介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的发现、确诊往往是在病程的中后期,以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但由于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的早期病理机制过程中缺少理想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目前对于该病的早期发病机理和针对性治疗知之甚少。猕猴与人类在神经生理结构及行为学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是研究神经疾病的理想实验动物。
李晓江等人曾在美国Emory大学于2008年用转基因方法建立了首例神经退行性疾病(享廷顿病)猕猴模型。采用相类似的转基因方法,李晓江研究组与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季维智实验室合作,通过4年努力获得了6只转基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猕猴。现年龄最大的转基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猴在2.5岁开始表现出认知记忆和精细动作障碍以及焦虑抑郁症状,这些特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人出现运动障碍之前的早期临床表现非常吻合。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的资助。
上一篇:构建“癌症之王”的类器官模型[ 01-05 ]
下一篇:阿尔兹海默症斑马鱼模型[ 01-09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