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编码纳米颗粒可远程遥控调控血糖
2015年01月15日
来源:生物谷
作者:生物谷
责任编辑:cxyinfo2014
摘要:为了阐明生理活动的过程,时序性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的工具是极其珍贵的,甚至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应用前景。最近一篇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通过低频无线电波或磁场远程遥控的遗传编码系统。
为了阐明生理活动的过程,时序性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的工具是极其珍贵的,甚至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应用前景。最近一篇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通过低频无线电波或磁场远程遥控的遗传编码系统。
首先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铁蛋白的重链和轻链融合,在细胞胞内部形成以氧化铁为核心的铁蛋白纳米颗粒。那么这个铁蛋白纳米颗粒能够与抗绿色荧光蛋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相互作用形成融合蛋白(aGFP-TRPV1)。现有的知识表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离子通道,温度上升时可以开启。所以当上述融合蛋白形成后,内含其中的氧化铁接收到非侵入性无线电波或磁场信号,开始产生热量,进而将离子通道激活开启。
研究者们通过细胞实验和小鼠实验均证明在氧化铁的帮助下,TRPV1的确具有转导这些力场信号的能力。离子通道的开启则引发了钙离子依赖的基因转录激活。利用干细胞或病毒表达系统将这种编码了胰岛素基因的遗传组件转入小鼠体内,通过无线电波或磁场发射信号,成功的启动了胰岛素基因的转录表达,并相应的降低了小鼠的血糖水平。
最终这种强效的可重复的体内远程调控手段也许能被应用于基础科研、工程研究以及临床治疗中,为人类创造福祉。
上一篇:Science:可让瘫痪的鼠重新走路[ 01-13 ]
下一篇: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上市[ 01-17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