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常用标准操作规程(六)
六、感染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一般管理规程
1. 实验前准备
(1) 熏蒸消毒 关闭实验室排风和送风设备 , 按表 4-3-2规定用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 )+高锰酸钾消毒药对整体设施进行彻底熏蒸消毒 1 次 , 密闭 48h 以上。
(2) 检查排风机组内部机械结构 风机叶片是否松动 ; 风机轴承是否有润滑油 ; 风机底座连接是否牢固 ; 检查电动机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 检查传动皮带的完好状态和松紧程度等。
(3) 检查送风空调机组 ( 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 ) 风机叶片是否松动 ; 风机轴承 路有润滑油 ; 风机底座连接是否牢固 ; 检查电动机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 检查传动皮带的完好 状态和松紧程度 ; 检查表冷器、加热器、加湿器等部件的完好状态 ; 检查初、中效过滤器的阻力、 挫状况能否满足要求 ; 检查空调箱体的完好、密封状态等。
(4) 检查设施的自控运行状况是否良好 ( 根据自控说明 ) 检查各个自控元器件是否能处 在工作状态 ; 检查线路通电后的状况 ; 检查原设定的各显示功能是否正常 ; 试运转 1~2d , 察看系统正常与否或及时调整等。
(5) 空调水系统检查检查水泵的电机运转状况是否正常 ; 检查水泵水密封装置是否完 i 或作必要调整处理 ; 检查水量开关的完好状态 ; 检查水阀是否漏水 ; 管路中的水过滤器是否堵塞( 平时须定期清洗 ); 软接头是否松动 ; 空调水质检测 ( 标准见热泵机组对水质的要求 ) 等。
(6) 净化空调系统运行检查严格检查系统中各梯度负压值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 拙的单向气流组织是否有可靠的建立 ; 严格检查 " 高效排风装置 ", 必须确保其处在完好状 态 ; 严格检查实时在线的 " 高效排风检漏监测装置 " 和 " 无泄漏密封风阀 ", 必须确保其处在完 好状态 ; 送、排风系统阀是否良好 ; 温湿度是否在控制范围 ; 风量是否在控制范围 ; 送风过滤器 E 力是否在额定范围 ; 排风过滤器阻力是否在额定范围 ; 洁净级别是否达到工艺要求 ; 噪声级 报否达到要求 ; 照度级别是否达到要求 ; 风速是否达到要求 ; 换气次数是否达到要求 ; 氨浓度 含量是否超出要求等。
(7) 电气检查严格检查和确认备份电源的电路系统 , 必须确保其处在完好状态 ; 严格检 踉地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 , 必须确保其处在完好状态 ; 送、排风电动机的电流是否高出额定帧 ; 空气开关、接触器、热继电器、熔断器等接线是否有松动 ; 灯具是否完好 ; 所有插座是否都有电 ; 消毒柜电路是否正常 ; 气闸门连锁是否正常等。
(8) 围护结构检查门是否变形、损坏 , 密封是否可靠 ; 围护是否有裂缝 , 特别是对装配式 的维护结构应对每条缝隙进行检测 , 如有问题必须采取严密的密封措施 ; 地坪是否有破损和裂 慧 , 如有问题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 观察窗密封条是否有脱落等。
(9) 给排水检查清洗间给水是否正常 ; 实验区冲眼设备水是否正常 ; 空调箱加湿水压是否正常 ; 空调机组补水是否正常 ; 排水消毒处理箱运行是否正常 ; 严格检查排水管路 (及2阀门) 系统 , 必须使其处于完好和密封状态等。
(10) 检查周期的设定机械性的设备、消耗性的过滤设备均应按该设备的性能和具 护要求 ( 根据设备说明书 ) 作固定周期检测检修或更换 ; 如固定周期检测检修情况完全正常,在每次实验活动开始前 , 也必须作整体系统的如上述的各项要求检查、检测工作 , 并作联合运行48h, 确认无异常情况下方可进行实验运行状态操作。
(11) 检查检测工作的管理和相关手续上述全部检查检测活动均应由专职管理人 5 织实施和管理 , 及由专职和专业人员实施检查检测工作 ; 各项检查检测工作均应有详细 录 , 经各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 以作档案资料备查等。
(12) 注意事项上述操作过程必须逐条严格进行 , 并要留下逐条操作记录。非感染动物实验设施及生产设施的设备管理也与本规程的相关的检查程序一致。
2. 工作人员进入感染性动物实验控制区的操作流程
(1) 工作人员在第 1 更衣室关好两侧门 ( 下同 ), 更换私人衣物等同上述第 1 更衣室捕要求。
(2) 进淋浴间充分冲洗、擦净 , 关好热水器。
(3) 进第 2 更衣室穿上专用工作服两套、长筒鞋 , 戴上口罩、帽子、胶手套等。
(4) 进清洁准备间取动物、饲料、饮水、饲养笼器具、工作服、实验用品等。
(5) 进负压实验室进行实验或饲养操作。
(6) 工作结束将外层工作服脱下 , 放入高压消毒器中 , 出负压实验室 , 在缓冲间脱去到工作服进行卫生淋浴、擦干 , 在第 1 更衣室中穿上私人衣物。
(7) 在控制区外消毒间对实验及饲养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 工作结束。 其他未详细叙述部分同一般屏障环境的操作要求。
3. 感染性动物实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l) 进入控制区之前的准备 : 检查实验室环境设备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 将实验所需笼器具、饲料、饮水、工作服、实验用品及动物等作好消毒准备 , 并将其放到相应的高压消毒 传递窗、灭菌过渡槽等设备内 , 按相应消毒处理程序操作。
(2) 按上述相关工作流程要求穿戴整齐 , 进入清洁准备间取出动物、饲料、饮水、饲养究具、工作服、实验用品等。
(3) 在负压实验室进行实验或饲养操作 , 操作前应加大通风量 , 动物必须饲养在特制的 压隔离层流柜内 , 戴上过滤帽 , 换窝时防止动作过大产生气溶胶 ; 实验操作必须在负压隔离
流柜的操作台上进行 , 操作结束后应恢复到常规运行状态的通风量。
(4) 实验或饲养结束后 , 双手清洗消毒 , 将外层工作服脱下 , 并将用过的实验与饲养 V 及动物废弃物一起放入高压消毒器中 , 关好消毒器的门作无害化处理 , 实验室内作空气孵 毒处理。
(5) 在控制区消毒室内正确启动高压消毒器 , 消毒结束后将上述物品取出并送到控制外的清洗消毒区进一步处理。
(6) 启动实验室内紫外线灯消毒 2h 以上 , 恢复动物照度 , 填写工作日记 , 关好门制电等。
4. 动物生物安全等级皿实验室的特殊操作规范
(1) 笼具在取出铺垫物与清洁洗刷之前应实施高压蒸汽消毒。
(2) 进入已被生物安全等级 E 因子感染的动物室实施饲养的人员应戴外科式口罩或其他眼防护装置 ( 如防毒面罩 ) 。
(3) 进入动物室的人员应穿全身覆盖服或后开口服 , 不宜穿前开口实验服 , 防护服必须留励物室内 , 并在洗涤前必须去除污染。
(4) 动物室内已有感染性时 , 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负责人要限制那些已被告知有潜在危 剧人员以及需进入执行维修计划的人员进入 , 在一般情况下 , 动物室内不允许有易被感染或 躲后可能非常危险的人员。
(5) 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负责人员应制定办法和程序 , 只允许已被告知有潜在危险 , 并符合某些特殊要求 ( 例如免疫 ) 的人员进入动物室。
(6) 在进入生物安全等级 E 传染因子感染动物室的门上应标明 " 有危险 " 警告标志 , 包括 制的生物危险性标志 , 标明所用的传染因子、动物室管理人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进入动物 拗某些特殊要求 ( 例如需要免疫或戴呼吸保护面罩等 ) 。
(7) 处理己感染动物的人员要戴手套 , 手套要无菌脱下 , 在废弃或再用之前要与动物室的其他废弃物一并高压蒸汽消毒处理。
(8) 动物室的所有废弃物在处理之前要高压蒸汽消毒 , 所有动物尸体要焚烧 , 死动物要装人坚固有盖的容器内 , 由动物室运至焚化炉处理。
(9) 皮下注射用针头和注射器只用于强饲或注射 , 或从实验动物及专用瓶内吸取液体。 只采用针头固定的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 ( 如针头与注射器结合成一体 ) 。用后针头应不弯 曲或折断再放入护套内、或从注射器上取下 , 将针头和注射器放人不能刺透的容器内 , 去除污 染 , 最好经高压蒸汽消毒 , 然后废弃。若可能时 , 用插管代替尖锐的针头 ( 如管饲法 ) 。
(10) 如地面有排水口 , 则排水弯管内要经常有水或适宜的消毒剂。
(11) 应备有并在必要时专用的靴、鞋罩或其他防护鞋类以及靴、鞋消毒池等。
(12) 工作人员在操作培养物与动物之后或离开实验室之前应洗手消毒 ; 所有操作应仔细 , 以最大限度减少气溶胶的形成 ; 应有效控制野生昆虫及啃齿动物进入到控制区内的措施。
5. 注意事项
(1) 整个系统进入实验阶段必须有操作工 24h 值班的配合 , 并观察记录下列数据 , 如超出 控制范围 , 应立即做出诊断 , 给予及时修复 : 排风机组出口定时进行微生物检测 ; 设施环境内的 相对压力 ( 相对大气≥负15Pa); 室内温度及相对湿度 ( 温度 20~26 ℃、相对湿度 40%~70%); 室内氨含量浓度 (≯14mg/m3); 空调出水温度是否正常 ; 空调出水压力是否正常等。
(2) 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与必要的预防接种工作 : 要严格执行《微生 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的基本要求 , 并结合实验室的工艺流程要求自行拟 订合适的更衣制度 ; 进入半污区 , 要观看门前机械压力表参数是否正常 , 如不正常 , 则严禁进 入 , 并立即与系统操作工联系 , 待参数恢复正常后方可入内 ; 进入气闸室必须关闭人口密封门 后才能开启另一扇门 , 如这时密封门无法打开 , 请按紧急开门红色按钮开门 ; 进入实验室后 , 请 在送风区范围内工作 , 严禁靠近排风口区 ; 如在实验室过程中身体表面溅到感染性材料 , 须立 即至冲洗设备处进行彻底冲洗 ; 每次进入实验室前须排空污水消毒池内的存水 , 并加入适当的消毒液 , 实验室使用后须检查实验产生的废水含茵浓度 , 须能达到排放要求。
6. 实验结束后的处理措施
(1) 一个实验项目结束 , 须对动物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区域进行 1 次整体熏蒸消毒 ( 此处 " 区域 " 是指整个送、排风系统所控制的空间范围 ) 。
(2) 在对实验区域进行消毒时 , 须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顺序进行操作。
(3) 对某单独区域进行消毒时 , 须预先关闭该区域送、排风阀 , 在达到规定的消毒时间后,再重新打开送、排风阀。
(4) 在对某单独区域进行消毒期间 , 未消毒区域须保持正常送、排风量不变。
(5) 所有区域消毒结束后 , 抽取实验区域空气样本检验其是否达标 , 如不达标须按上述步骤继续消毒直到达标为止。
(6) 消毒结束后 , 所有排水管道须用清水冲洗不少于 5min。
7. 特别提示
(1) 在整个实验活动的过程中 , 动物生物安全 E 级实验室的净化空调系统必须严格确保处在负态压差的运行状态 , 所设定的各个区域梯度负压差的参数必须严格控制在设计规定的 范围内。
(2) 为了确保整体围护结构在整个实验进行过程中的气密性 , 实验开始前必须对室内的密封性进行检测 , 确保在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和耐压值的范围内才能开启风系统。
(3) 系统运行中 , 必须始终保持符合设计规定的室内单向气流组织。
(4) 必须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强制条款规定的过滤器安装 " 应具在现场检漏的条件 ", 或采用 " 专用高效排风过滤装置 ", 同时必须成套配置实时在线的 " 高效排风检漏监测装置 " 和自控式元泄漏密封风阀。
(5) 应考虑配送电线路和设备的备份 , 确保在实验过程中的无间断运行。
(6) 净化空调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 应考虑备份且能在 5s 内互相切换以满足交替使用的要求 , 确保在实验过程中系统无间断运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