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的饲养管理
1. 环境条件
豚鼠听觉灵敏、胆小、易受惊吓,因此环境应保持安静,开放饲养环境的噪声在6OdB以下。豚鼠身体紧凑,利于保存热量而不利于散热,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因此对环境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豚鼠饲养的适宜温度为18~29℃,最适为18~22℃。 超过30℃时,豚鼠体重减轻、流产、死胎、死亡率高;低于15℃时,繁殖率、生长发育率降低,疾病发生率上升,易患肺炎。版的恒定也很重要,当温度急剧改变时,可危及幼鼠生命,母鼠流产或不能分泌乳汁。湿度应保持在40%~70%,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豚鼠抵抗力降低,易患疾病。饲养室内空气 应新鲜,氨浓度控制在14mg/L以下,氨浓度的高低与豚鼠肺炎发病率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良好的通风换气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对保证豚鼠的健康水平极为重要。
2. 笼具
豚鼠不能登高,跳跃能力差,笼具一般不需加盖(四周围栏高4Ocm)。但豚鼠活动性强,空间要求比其他啮齿类动物大。故通常采用带不锈钢笼的冲水笼架或塑料鼠盒,分层饲养可节省空间,但前者的保温性能差,豚鼠担惊受怕,很不习惯,常造成体重下降、脱毛、产量下降、 腿被卡住等,造成豚鼠骨折、脚伤,使繁殖母鼠过早淘汰等。
不宜频繁地将雌鼠迁往新的笼舍,同时尽可能避免其他任何可以引起拒食的因素。
3. 垫料
实底笼饲养时,要铺消毒垫料。垫料是不具机械损伤的软刨花,避免用具有挥发性物质的树木刨花。细小的硬刨花、片屑、锯末可粘在生殖器蒙古膜上影响交配,甚至损伤生殖器等,使 豚鼠不孕。粉未状垫料会引起呼吸道疾病,不宜使用。
豚鼠的垫料也可用稻草或干草,这样既可以在豚鼠受惊奔跑时藏身,也可以让豚鼠啃咬以补充纤维素,但在进行营养方面的研究时不宜采用。
4. 饲料
豚鼠属粗纤维饲料动物类型,对粗纤维消化率较高,因此要注意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能低于30%,否则会引起严重的脱毛现象。同时注意饲料营养要全面,应配制全价营养饲料。繁殖豚鼠的饲料配方不宜轻易改变,改变后会引起拒食,在适应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微生物水平达到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饲养普通级豚鼠可以在颗粒饲料之外加喂一次青草或青饲料,但对于清洁级以上的豚鼠,只能用维生素合剂代替青饲料,以达到饲喂青饲料的效果。豚鼠对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量要求比较高 , 不足时会引起生长受阻、皮炎、脱毛、皮肤溃殇、小红细胞贫血。豚鼠一般拒绝苦、咸和过甜的饲料,对限量饮食也不易适应。豚鼠经常喷射含唾液和摄入物的水,而弄脏吸水管和饮水。如果用瓦罐或食盆饲喂,豚鼠常常蹲在食盆中休息,排粪排尿,因此豚鼠应采用特殊的饲喂器和饮水器,如J型料斗不锈钢弯头的饮水器,并要及时消毒、更换饲喂器和饮水器。
豚鼠对变质饲料敏感,常因此减食和废食。霉变或含杀虫剂的草和饲料常可引起豚鼠中毒,甚至死亡。
豚鼠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体内贮存的维生素C在4d内消耗一半,即其半衰期为4d,因此,饲料中一定要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一般维生素C需要量为每日1mg/100g体重,在生长、妊娠、泌乳期间和受到应激时,每日实际需要量为15~25mg/100g体重。维生素C的投喂可通过内含充足维生素C的颗粒料,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应是正常需要量的10倍,因为维 素C易氧化,不稳定,目前稳定维生素C尚无理想方法。在饲料中维生素C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失效。因此饲料不能久放,贮存的地方要干燥凉爽。比较经济和效率高的方法是 维生素C溶于饮水中(200~400mg/L,新鲜配置),对于清洁级以上豚鼠的饲养,用以向水中加的维生素C要经过灭菌处理。由于维生素C受热易分解,必须将其配置成具保护剂的液,才能进行高压灭菌。用于溶解维生素C的饮水最好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因为含氯离子和一些金属离子的水会使维生素C失效,可用去离子水加维生素C溶解,然后分别加碳酸钠(是维生素C质量的1/2,用以可驱除水中的氧气)、依地酸二钠(含量为1/5万,可络合金属离子)、亚硫酸钠(0.2%,抗氧化剂,可保护维生素C) 配成溶液,100℃、15min 高压灭菌。然后向饮水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溶液,使之含量达到200~400mg/L。另外也可用滤菌薄膜即行过滤除菌,因此使用不锈钢的饮水设备是十分理想的。
每天定时加料1~2次,同时要清除残料和剩水,防止豚鼠弄湿的饲料和弄脏的饮水存留时间过长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暴发。干草每天定时添加1次,保持新鲜饮水,每天换饮水1次。
维生素C的缺乏常在10~20d出现临床症状,引起坏血病,导致豚鼠剧肘关节肿胀、脚软骨部分膨大、行动困难、体质衰弱,并易感染细菌性肺炎、急性肠炎和霉菌性皮炎等,导致生殖机能降低、发育不良、抵抗力低,甚至引起死亡。
5. 清洁卫生、消毒和疾病预防
各个级别动物的饲养或实验人员必须遵守该饲养区的操作制度,不得互串饲养区。
垫料每周至少换2次,食具每周刷洗1次,笼具每月消毒1次。秋季应注意防霉,有发霉变质的草应及时剔除,垫料应经消毒处理,防止感染体外寄生虫,笼养豚鼠每天冲粪便不少于3 次。
室内定期消毒,最好每季度彻底消毒1次。
动物饲养或实验物品、用具定位有序,摆放整齐,用后要保持清洁放回原处,要保持饲养室内外整洁,门窗、墙壁、地面等无灰尘。
新引进的豚鼠必须隔离检疫,经观察无病后方能与原鼠群一起饲养。同时要积极进行在疾病预防,一旦发现病鼠立即淘汰,并及时进行微生物检查,确定病因,然后采取相应对策。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区,严防野鼠、蟑螂等动物进入饲养区。
6. 动物健康和治疗检查
正常豚鼠外观有光泽、平滑的被毛和明亮机警的眼睛。体表所有外孔易于检查,而口太小,需用镇静剂(氯胺酮5Omg/kg 肌注)才能进行口腔的彻底检查。豚鼠性别很易区分,15日龄后在压迫会阴部时雄性的阴茎很明显 ,15 日龄前可从其外生殖器与脏门的距离判断。近者为雌性,远者为雄性。在生产中,一旦发现病鼠立即淘汰,不必治疗。对有特殊用处需治疗的豚鼠可使用磺胺嘧啶、呋喃西林、某些广谱抗菌素、对革兰阴性细菌有作用的抗生素或是将对 在阴性细菌有作用的抗生素与革兰阳性细菌有作用的抗生素联合使用。
7. 选种
选种是繁殖工作的第一环节,对亲代的要求是体格健壮、体重符合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殖能力。雄性豚鼠性欲旺盛,历次与雌鼠交配均有较高的受孕率。雌性产仔率高、泌乳量大、适应能力强、常常择其第2~4胎所产仔鼠做种鼠。对子代的要求是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生殖器正常、性活动强。非近交系豚鼠选种时应注意避免近亲繁殖,编号记录要详细。
8. 配种
豚鼠最佳的交配时间为5月龄体成熟时,选择健康活泼的留种豚鼠进行交配繁殖。
交配方法分近交系的维持和大群繁殖生产两种。大群生产一般采用1雄3~6雌配,每只雄鼠需要1170cm2的笼具内面积,如果笼内存在2只以上雄鼠时,可引起激烈争斗,并咬伤。妊娠后期,雌鼠或是与雄鼠留在一起(连续同居)或是移至单笼待产(不连续同居)。连续同居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产后发情,提高产仔胎次,每年平均产5胎,共产仔16.5只,还可使母鼠互带仔鼠;不连续同居为每年3.5胎次,共产仔10只,优点是能分出亲仔关系,幼仔断乳后成活率高。不连续同居时雌鼠移出后可将几只放在一起,利用其相互哺乳的习性,使仔鼠离乳率更高。
豚鼠保种的方法与小鼠基本相同。应注意封闭群内避免近亲交配,而近交系内应采用同胞兄妹交配,即采用1雄1雌兄妹配对交配法,其优点是建卡记录简单,如果长期同居,可充分利用产后发情交配,从而提高每只雌鼠产仔数;缺点是生产效率低,浪费空间和劳力。
9. 妊娠和分娩
雌雄同居后,一般多在第1次发情排卵时怀孕,受孕2Od后,雌鼠活动时其腹部两侧有明显隆起,可摸到球状胎儿,妊娠期平均68d(62~72d)。对妊娠期的豚鼠应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宜过 大,轻抓轻放,保持环境安静以防止流产。妊娠期的豚鼠食欲旺盛,毛色光泽好,处于营 养需要量较大的时期。
豚鼠分娩多在晚上,胎儿一出生,母鼠舔献仔鼠被毛,吞吃胎盘,正常情况下能顺利产下所有胎儿。
应及时检查生产情况,做好生产记录。
10. 哺乳
豚鼠虽然只有1对乳头,但哺乳能力极强,一般能带活全部仔鼠。每只母鼠以哺乳4只仔鼠比较适宜,产仔鼠较多的可以调整。长期同居交配法可采取几只雌鼠一起生产、同时哺乳的办法来解决产仔鼠较多的雌鼠哺乳,母鼠也有互相哺乳的习性。仔鼠出生后4~5d就能采食,同时又有母乳,所以仔鼠生长迅速,15d左右仔鼠体重比初生时增加1倍。哺乳期母鼠消耗比较大,仔鼠又能采食,在此期间应注意精心饲养,特别注意清洁卫生。
11. 离乳
豚鼠的仔鼠离乳有两个标准:一是仔鼠体重达到18Og以上,二是哺乳21d 。选定作为种民的仔鼠可适当延长哺乳期。一般仔鼠 21d 体重能达 180g, 在离乳时如出现个别生长发育缓 慢 , 可把已达离乳要求的先离乳,余下的继续哺乳。一般尽量不延长哺乳期,因为哺乳期过长,会使母鼠体质过于消耗,影响下胎怀孕和胎儿发育,特别是采用长期同居繁殖的雌种鼠。由于原良性成熟较早,离乳的豚鼠应雌雄分开饲养。
12. 维持种群旺盛的生产能力
种鼠连续使用12~18个月,生产5胎以上即可淘汰,体质有病的也要及时淘汰;对于产而导致过度消耗的豚鼠,应停止配种,使其休息一段时间, 待其恢复后再行生产。
13. 记录
豚鼠生产中的记录与小鼠基本相同,单色豚鼠个体的记录可采用打耳号的方法,多色豚鼠的记录可利用体表毛色分布的不同来记录。实验记录要记录每只编号豚鼠的被毛、精神状态、活泼情况、对外界反应是否正常、饮食况是否正常、粪便性状、内容和颜色、有无分泌物等情况。在过敏源实验中,豚鼠出现死亡或过敏症状时,死亡的豚鼠应及时向实验负责人汇报,以便及时取舍和处理,过敏症状应尽量谦 的描述。
因豚鼠胆小易惊,还应记录室内是否安静、干燥、清洁。每天向实验负责人汇报,每周向班组长汇报,以便及时改进和完善措施。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