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饲养管理

家蚕的饲养管理

2015年01月2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管理与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徐国景 唐利军 易工城 孔利佳 责任编辑:lmjinfo
摘要:桑蚕,学名 BombyxmoriLinnaeus。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蚕蛾科(Bombycidae)。又称家蚕,或习称蚕。
 
   家蚕饲养用具为30cm×4Ocm×15cm的无盖聚乙烯塑料盒、塑料养蚕底网、簇、产卵牛皮纸、刀、银子和保鲜膜等。家蚕分批次饲养,不同批次(不同龄期)的家蚕应分房间饲养,并给 予不同的温度及饲养管理;家蚕数量不大时,可用光照生化培养箱进行环境控制饲养。
   家蚕饲育温湿度要求:1~3龄温度为29土1℃,相对湿度 80%~90%,用保鲜膜覆盖饲养鱼保湿,每天打开换气 2 次;4~5 龄温度为 26土1℃,相对湿度40%~60%,可以根据室内湿度情况敞开饲养盒饲养;5 龄末,家蚕拒食且蚕体透明时,在饲养盒内放簇,家蚕上簇结茧;结茧5d后剪开茧取蛹,选取优良的蛹在25℃培养箱内羽化。
1. 家蚕的喂食
   将加工的平板饲料用水果刀切成条状,置于放有底网的塑料饲养盒内饲喂,1龄蚕给饵1次,饲料条宽0.6cm左右,间隙0.3cm左右;2~4龄蚕根据采食情况更换添加,一般给饵1次/1~2d,饲料条宽1.2cm左右,间隙1.Ocm左右;5龄蚕给饵1次/d,2d 换饲养盒及底网1次。
2. 家蚕交配产卵
   羽化正常的雌雄娥在产卵纸上1:1进行交配,交配4h后将雌雄峨分开,取出雄峨淘汰或放置5℃冰箱保存再用; 雌蛾通常夜间产卵,第2天下午收卵后14℃保存1h,5℃保存备用或直接进行浸酸与孵化。
3. 卵的浸酸与孵化
   将卵纸在8%甲醛处理15min,并在46℃、比重为1.075kg/l 盐酸液中浸酸处理 5min,再经清水漂洗晾干,冬天清水漂洗时要保证清水的温度最好在20℃左右,卵纸晾干后,于25 ~27℃、相对湿度75%~85% 的条件下常规催青至孵化。经5℃冷藏的滞育卵先置于生化培养箱中用38~39℃高温冲击1h, 再按常规浸酸方法进行浸酸处理,并进行常规催青孵化。催青孵化在生化培养箱进行,保证相应温湿度的稳定性。
   在孵化的第9天包黑进行黑暗保护,保护1~2d, 感光2h后用毛笔收蚁。
4. 选种留种
   种群第2天的产卵留做种用;该卵孵化收蚁时,收蚁第2天的蚕蚁留种;2 龄起添食,换饲养盒时及时淘汰弱小蚕, 选留个体大小相对一致的蚕;蛹则尽量选同一天上簇的蚕蛹,并淘汰残弱蛹;羽化时淘汰残弱蚕蛾,这样可以保证种群的优良性能。
5. 家蚕的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
   家蚕应专人负责饲养,其他人员严禁入内,利用家蚕进行试验的科研人员禁止人内,饲养人员进入蚕房必须穿戴专用的灭菌工作服、帽和口罩。
   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并及时更换饲养盒,1~2 龄可不更换饲养盒,尽量减少蚕体移动,3龄起蚕开始更换饲养盒,以后每2天更换1次饲养盒,更换下来的饲养盒用1%漂白粉浸泡过夜,再用0.3%火碱浸泡过夜,然后冲洗晾干备用;用于切割和添加饲料的刀和镊子,应高压灭菌或消毒液浸泡,蚕房应用0.2%"84"消毒液每周喷雾消毒1~2次,尤其3 龄蚕,对许多病原体易感,在5龄期发病;因此,在大蚕期可以用0.1% 的"84"消毒液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换下的蚕沙应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乱丢乱放。每批蚕饲养结束,对蚕房用0.3% 过氧乙酸或1%"84" 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和紫外线照射,1年进行2次甲醛熏蒸消毒。及时淘汰弱小蚕,并控制饲养密度,每盒饲养400头左右,4 龄后每盒饲养200头左右,防止疾病的发生,种群一旦发病,则全群淘汰。
   家蚕的室内人工饲养繁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目前,人工饲料、饲养环境、温湿度饲养设备等基本能满足家蚕生长繁育的需求,最为关键的技术是家蚕的疾病控制。因为和是许多昆虫病原体的易感虫体,对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寄生虫敏感,在饲养繁育过程中,容易感染发病,且发病率较高,往往造成整批家蚕淘汰,对家蚕的生产和科研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家蚕的人工饲养繁育过程中,饲养人员的技术操作应尽量做到无菌操作,预防发生各种疾病。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