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通过国家GLP认证
2015年07月14日
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所
作者:药物安全评价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于2015年6月30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GLP认证批件,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第二家通过国家GLP认证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并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具备毒代动力学试验资质的GLP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于2015年6月30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GLP认证批件,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第二家通过国家GLP认证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并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具备毒代动力学试验资质的GLP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非人灵长类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中心。2008年成为中科院和云南省第一家通过国际AAALAC认证的机构,拥有总规模达5000余头的猕猴、食蟹猴和树鼩等的特色灵长类种群。近年来在人类重大疾病如艾滋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学习记忆、母婴分离、 吗啡依赖、乳腺癌、抑郁症等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构建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研发出了具有止血、镇痛、抗血栓、抗感染、抗氧化、抗肿瘤的数十种前期药物,部分已获得了国家新药批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成立于2012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项目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软硬件水平,以非人灵长类动物试验为主要特色,从事药物药理毒理学研究,在近几年的运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开展GLP试验和相关非GLP试验的经验。
该中心GLP认证的通过,使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形成了较完整的新药研发技术链,也为中科院及云南省医药行业新药研发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增添了便捷、高效、可靠的技术平台,这对于提升中科院及云南省创新药物自主研发能力、国家重大项目的承接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中科院和云南省药物研发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推动作用。

上一篇:检验检疫系统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宣贯培训会[ 07-13 ]
下一篇:钟世镇院士团队骨骼3D打印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07-15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