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肝炎(Mouse hepatitis)

2013年07月1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转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mjinfo
摘要:小鼠肝炎(Mouse hepatitis)

    (1)病原
        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eus,MHV)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其嗜肝株能引起小鼠肝脏损害。本病毒呈多形态,类似球形,直径80~160nm,有囊膜,后者表面覆有长12~24nm的突起,规则地排列呈皇冠状,含单股RNA,属正股。主要毒株有MHV-1,MHV-2,MHV-3,MHV-4和A59等,各株的致病性和抗原性均有不同。该病毒对大多数理化物有相对抵抗力,耐热,但对乙醚(4℃,12h)和甲醛则抵抗力较弱,不能在鸡胚内生长。
        (2)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依多种因素而异,如年龄、品系、毒株和嗜脏器性。例如C3H/RV小鼠对MHV-2株有抵抗力,但对MHV-3株呈半敏感性,即感染后不会立即死亡,而发生慢性消耗性疾病,偶尔发生麻痹;DBA/2小鼠对MHV-3株高度敏感,甚至成年鼠也会死亡。
        急性型病例见于乳鼠,有腹泻、腹水及全身衰竭症状。
        嗜神经病毒能引起小鼠后肢松弛性麻痹,能引起无胸腺小鼠的消耗综合症。
        一般来说,MHV-1对成年小鼠不致病,需在小鼠球状附红细胞体参与下才引起致死性肝炎。白血病、可的松、内毒素及切除胸腺等可促进肝炎病毒活化;MHV-2在上述因素下,可增强毒力;MHV-3对乳小鼠致病力强,对老龄小鼠可致腹水;MHV-4引起小鼠脱髓鞘脑脊髓炎;MHVS毒力比MHV-1还要低;A59株毒力较强。
        几株毒株均有:①既有嗜肝性又有嗜神经性;②多以潜伏感染形式存在;③在有球状附红细胞体及白血病、使用可的松时,毒力增强;④出现性质相同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病变。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鼠,包括其内脏、血液、分泌物及其所污染的垫料等。
        传播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等,但不能经胎盘垂直传播,易感动物主要是小鼠,不同品系敏感性不一样。
        本病流行与季节无关,世界性分布,隐性感染不易发现。
        (3)病理
        对本病毒敏感的小鼠常出现多少不等的黄色肝坏死灶,伴有黄疸,乳鼠肝脏呈局灶性斑点。肠道损害较常见,肠道内充满水样或粘液状、黄绿色并混有气泡的内容物,偶尔出现肠道出血或脱出。
        嗜神经株引起中枢神经的坏死灶多见于海马与嗅叶部,而脱髓鞘主要见于脑干的室管膜周围区域。
        (4)诊断
        仅凭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无法确认,必须进行综合诊断。
        ①、血清抗体  免疫荧光试验和ELISA试验敏感性较高,血清中和试验可以测定对每年个毒株特异的囊膜抗原。
        ②、鼠试验  将无胸腺的裸鼠置于感染本病毒,但没有可见症状的鼠群内,则会表现临床症状。
        ③、免疫抑制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烷化剂使小鼠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也会使无症状的感染小鼠出现症状。
        ④、病理组织学  肠道内病变包括合胞细胞形成、炎症和坏死,肝坏死灶有炎性细胞浸润,坏死灶边缘有合胞细胞形成。在脾、胃、淋巴结和胰腺也发现坏死和合胞细胞。无胸腺小鼠许多组织内部都可发现合胞细胞,肝脏有广泛的坏死。
        (5)防治
        ①、消灭传染源  本病毒侵入鼠群后呈隐性感染,抗体滴度不高,抽样检查时样本必须大一些。检查个体血清抗体滴度,以发现病鼠和判定全群感染本病毒的程度。
        已污染的鼠群应全群淘汰,“国标”规定小鼠必需排除该病毒。
        ②、切断传播途径  小鼠应在屏障设施内繁殖、饲育,种群的引入,一定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检疫。
        ③、保护易感宿主  对屏障设施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

许可证

地区: 广东省
许可证类型:
许可证号:
单位名称:
查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