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窦房结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2015年12月03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窦房结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用机械损伤或化学方法直接损伤窦房结区域,造成局部心肌缺血坏死、激动的产生及传导障碍,出现心率下降、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或交界区逸搏及慢-快综合征等。
【造模方法】选用成年雄性家兔。术前禁食12小时,经耳缘静脉戊巴比妥钠麻醉(30mg/kg)。麻醉成功后仰卧固定于兔台,连接心电图机。沿胸骨左侧开胸,剪开心包,暴露心脏,将细钢丝制成直径约0.8cm的半环,上面缠绕少许棉花,用37%甲醛或无水乙醇浸润后,在家兔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刺激心肌。
【模型特点】该模型可迅速出现心电图改变:心率减慢50%左右,约6~8分钟降至最低水平;P波多在1~2分钟内消失,形成交界性心律,在3~10分钟内发生ST段偏移(或先升后降);在心电图改变的同时伴有动脉压下降,在8分钟左右降至最低水平。
【模型评估和应用】此方法造成的心律失常模型中病窦成功率高,持续时间长(可达5小时),重复性好,模型较稳定,发病机制与心电图表现与临床相似,对损伤程度和范围可控。适用于人类心源性休克疾病发病机制和药效学评价的研究。
上一篇:迷走神经干刺激致缓慢心律失常模型[ 12-03 ]
下一篇: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 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