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迷走神经性房颤模型

2015年12月0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迷走神经性房颤模型

【造模机制】有研究报道迷走神经系统可能参与心房颤动的形成和维持,尤其与肺静脉起源的房颤密切相关。其详细机制不清,可能与刺激迷走神经后,激活乙酰胆碱依赖性钾电流(IK,Ach),进而缩短心房肌动作电位有关。

【造模方法】犬:选成年杂种犬,雌雄不限。术前动物禁食12小时,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连心电图(ECG)肢体导联。在X线机指引下将两根6F的4极电极经双侧股静脉分别置于高位右心房和房室交界区,并与多导生理记录仪相连。颈部消毒备皮,经颈部切开并分离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后,将电极置于神经的心脏末端,给予脉宽0.1毫秒的恒压脉冲刺激。在持续双侧迷走刺激时,给予90~120毫秒周期的快速心房起搏诱发房颤。

【模型特点】该模型的成功率约为80%,房颤持续的时间较长,重复性较好,而停止刺激后房颤多能自行终止。

【模型评估和应用】  由于迷走神经刺激加心房快速起搏心房颤动模型相对便宜(急性研究),能够提供持续心房颤动,并可根据情况随时停止刺激迷走神经从而终止心房颤动,因而该模型常被用于临床前研究,用于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房颤动的作用,也是研究自主神经张力失衡性房颤、灶性阵发性房颤的固定模型。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