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模型

2016年01月1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模型

【造模机制】阿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化疗药物,在抗肿瘤的同时,还形成超氧自由基,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其对心肌毒害的机制为促使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心肌肌浆网酶活性,并激活心肌局部,使生成增多,从而导致细胞内钙超负荷。

【造模方法】

家兔:选取3月龄日本大耳白家兔,阿霉素以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成0.5mg/ml,耳缘静脉注射(1mg/kg),每周2次,总计2mg/kg,共8周,总剂量16mg/kg。对照组可耳缘静脉注射与实验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液。分别于基础状态及用药结束后第3周使用超声心电图检查动物,在非麻醉状态下经胸前壁测定实验组动物左心结构及功能。两组动物均于末次用药后第3周后10%氯化钾处死,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立即取下心脏,取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放入的4%多聚甲醛中固定后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

大鼠:选取体重210~240g的Wistar大鼠,接受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溶解的阿霉素2.5mg/kg剂量,每周注射1次。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根据体重调整阿霉素剂量,用药6周后,停药观察2周。第8周末对存活大鼠及对照组大鼠用水合氯醛麻醉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大鼠左室舒张期末径、左室收缩期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模型大鼠将与对照组均有明显不同。造模第9周,正常组和DCM组大鼠处死后迅速打开胸腔,获取心脏,用10%多聚甲醛固定后。用刀片横切心脏,获取心脏横截面,测量左心室内径,照相。取左心室前壁心肌进行切片,H&E染色。

【模型特点】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方法由于取材方便、方法简单、结果满意,应用较广。造模成功后,模型大鼠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右房室压、左室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心肌H&E染色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断裂,细胞间隙增宽、水肿,部分空泡变性;心肌坏死主要出现在心尖、心外膜下,病变多见于血管周围。该类模型病理特点与人类较为相似,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即动物死亡率高,模型周期长,目前尚无统一的给药标准。

【模型评估和应用】该DCM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成功率高,造模周期较短,结果可靠,可以作为基础研究的动物模型。长期给予家兔阿霉素可造成类似于人类的DCM,并能产生低输出量心力衰竭。阿霉素的毒副作用较大,容易引起肝肾损伤、骨髓抑制等,在造模过程中容易致动物死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