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鼩在眼科学的基础研究进展

2016年01月1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5年第6期 作者:周广龙 朱勤 李振宇 陈玲霞 尹博文 胡敏 孙晓梅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树鼩具有发达的视觉系统,视锥细胞数量占感光细胞的96%,具有较好的色觉及立体视觉。我国的树鼩资源丰富,成本较低,比较医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证实树鼩是理想的眼科实验动物模型。利用树鼩开展眼科研究主要集中在近视模型的建立、近视对巩膜和脉络膜造成的变化,以及树鼩视网膜、视神经、角膜及视皮质的基础研究。本文对树鼩在眼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树鼩(treeshrews, Tupaia belangeri),隶属于攀鼩目(Scandentia),树鼩科(Tapaiidae)树鼩属(Tupaia),为外形类似于松鼠的一类小型哺乳类动物,广泛分布于南亚、 东南亚及我国南部与西南部地区。由于它在生理解剖、神经发育、肝炎病毒感染特性及心理应激模式等方面与灵长类甚至人类高度相似,因此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癌、近视及心理社会应激方面的研究。

树鼩具有较大的眼睛,眼球近于圆形,眼球外侧部分弧度较大,除外侧部分外,都由不透明的巩膜所包被,视神经从眼球内侧面离开眼球。 眼球前面是角膜,通过角膜可看到圆形的虹膜,树鼩的瞳孔始终为一圆形。 眼球的最后侧为布满了视锥视杆细胞的视网膜。 由于树鼩视网膜上具有视锥细胞,因而能分辨出红、黄、绿色调的能力,一些研究表明院树鼩已初步具有双眼视觉或立体视觉。 树鼩双眼视觉及色觉的产生,是树鼩视觉发达的一个重要证据。此外,由于采用传统常规的实验动物(实验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等)研究人类眼科疾病遇到了许多困难,以及近年来非人灵长类动物资源的枯竭和伦理道德等问题,急需开发经济、可替代的实验动物用于研究,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就是树鼩。 由于树鼩不仅具有特殊的进化地位,同时还具有一些极为重要的特征,如繁殖周期短,人工饲养较易,经济成本较低等,使其成为人类疾病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 随着树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树鼩在人类疾病模型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本文就树鼩在眼科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全文阅读:树鼩在眼科学的基础研究进展

许可证

地区: 广东省
许可证类型:
许可证号:
单位名称:
查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