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动物模型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类贫血,是常见的造血系统疾病。
【造模机制】动物注射一定量的乙酰苯肼(acetylphenylhydrazine,APH),APH是一种强氧化剂,能特异性地对红细胞起缓慢而进行性地氧化损伤作用,尤其是干扰红细胞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促进血红蛋白变性而形成海氏小体,也可直接破坏红细胞的膜蛋白和脂类,使膜溶解破裂,红细胞崩解,造成溶血性贫血。
【造模方法】
1.小鼠第1、4、7天皮下注射APH生理盐水溶液0.2g/kg、0.1g/kg、0.2g/kg,第9天造模成功,其他给药方法也可以造成此模型。
2.大鼠 第1、4天皮下注射APH生理盐水溶液0.16g/kg、0.08g/kg,第8天造模成功;或两次剂量均为0.2g/kg,第10天造模成功。
3.家兔 以2%APH生理盐水溶液给实验动物皮下或肌内注射2~3次,剂量为0.1g/kg,即可建立溶血性贫血模型。
观察指标:一般生长状态观测,包括一般行为、毛发、出血点及死亡情况;外周血常规参数测定,如血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化学指标变化,如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三磷腺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海氏小体,骨髓象检查等指标。
【模型特点】注射APH后,实验组动物陆续出现活动减少、毛发暗淡无光泽、摄食减少、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嗜睡、皮肤苍白等现象。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进行性下降;网织红细胞、海氏小体和白细胞总数则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三磷腺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酶,骨髓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变化。
【模型评估和应用】用注射强氧化剂APH的方法可制作出符合临床特征的溶血性贫血动物模型,APH用量可通过预实验摸索,上述剂量可供参考。本方法建模周期短,操作简便,模型动物症状和外周血象、血细胞的生化学变化与人类溶血性贫血基本相似,为研究实验性溶血性贫血提供了一种简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