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APP转基因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2016年04月25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APP转基因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造模机制和模型特点】神经细胞β-淀粉样前体蛋白(myloid beta(A4)precursor protein, APP)基因APP由于变异,被在错误的位置酶切,形成淀粉样蛋白(Aβ)沉淀,是AD特征病理变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人源性APP(野生或突变)基因导入小鼠并在小鼠基因组整合、表达和遗传。当小鼠过多表达APP基因或突变基因产物,引起Aβ沉积异常,导致相关的病理损害及症状。表11-1是对近年来广泛应用的4种APP转基因小鼠的概括。
表11-1 APP转基因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模型评估和应用】转APP基因小鼠大部分有Aβ沉积和斑块产生,因此可以用来检测抑制和清除Aβ沉积药物或疫苗筛选,还可以作为早期影像诊断和临床检验监测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APP转基因小鼠未能复制出A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的神经元死亡现象,可能的原因是:AD患者的病理改变往往经历数十年,而小鼠寿命只有2年左右;与转基因小鼠品系有关,目前转基因小鼠多是C57BL/6背景,可能对神经毒性有较强抵抗力;人和小鼠脑结构差异也可能导致病变不同。
上一篇:诱发性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04-25 ]
下一篇:双转基因和3转基因小鼠模型[ 04-25 ]
相关文章
- 树鼩中APP基因特征描述及可变剪接体的分…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