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综合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综合资讯

上海生科院李劲松等与上海交大合作建立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2016年05月1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上海生科院 作者:上海生科院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2016年5月17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和上海交大仁济医院陈子江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

2016年5月17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和上海交大仁济医院陈子江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研究建立了来自人孤雌囊胚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钟翠青、张美玲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劲松研究员、陈子江研究员和吴克亮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哺乳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猴,其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遗传筛选研究以及制备基因编辑动物模型提供了新的手段。然而,是否能建立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仍然不得而知。

该研究中,为了获得人的单倍体胚胎,研究人员采取了两种方法。在第一种方法中,他们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即将停滞在减数分裂II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通过化学刺激的方法诱导重新进入细胞周期,排除第二极体,激活的卵母细胞能够在体外发育到囊胚阶段。研究人员从孤雌激活的25枚卵母细胞中获得了10枚囊胚,建立了3株系细胞系。然而,3株细胞中均没有明显的单倍体细胞的存在。在第二种方法中,研究人员通过显微操作的方法将受精卵的雄原核去除获得了只含有雌原核的单倍体胚胎,最终从23个单倍体胚胎中产生了4个细胞系,其中有2株细胞系含有单倍体细胞。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定期地富集单倍体细胞的方法,单倍体细胞系能够在体外稳定地维持。

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具有典型的胚胎干细胞特征,能够在体外分化成三胚层的细胞,并能够在免疫缺陷的小鼠体内形成含有三胚层组织和细胞的畸胎瘤。另外,这些细胞的遗传物质维持典型的雌性印记状态。重要的是,该研究证明这些细胞能够用于大规模的遗传筛选研究。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开展人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图示:通过去除受精卵雄原核的方法建立人的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aop/ncurrent/full/cr201659a.html

原文摘要: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s (haESCs) have been recently generated from parthenogenetic (PG) or androgenetic (AG) blastocysts of different mammals, including mouse, rat and monkey, enabling genetic screening at both cellular and organism levels. However, whether haESCs can be generated from human remains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 protocols for the derivation of stable haESCs from human PG haploid blastocysts obtained by microsugical removal of male pronucleus from fertilized eggs. Human haESCs are pluripotent and sustain typical maternal imprinting status.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