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鼩的生物学特性
树鼩是一类小型的攀缘型哺乳动物,最早被西方学者W.ellis于1780年在越南某岛上发现。树鼩的最初用名来源于马来语“Tupai”,意为松鼠,因它的外形和松鼠相似。树鼩体型小,繁殖快,易捕捉和适于饲育的动物,我们云南地区野生较多,经实验室培育现已实验动物化。1.外形特点 外形酷似松鼠,吻部较长尖,毛蓬松,被毛常见黄栗色,尤以尾背及两侧毛较长,背部有一短浅色条纹,呈棕黄或淡黄色。前后肢各五趾,趾端有爪,四爪发达、尖锐,耳短,脑室大。成年体重120~150g,体长12~24cm,尾长约等于身长。体色因不同亚种而异。颌下及腹部为浅灰色,颈侧有条纹,这是区别种属的重要标志。我国常见有黄栗色和橄灰色。
2.行为特点 树鼩有地栖性和树栖性两类,除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营地栖生活,主要在地上活动、觅食、戏耍和休息。野生树鼩多在丘陵、平原近农舍旁的灌木林里活动,有时出入农宅,行动灵活,在土堆挖洞作穴,亦有在树上筑巢。属昼行性动物,主要在白天活动,夜晚活动呆滞。在自然条件下,常单个或成对生活,家族群是短暂的最大的社会单位。雌性成对生活,不群居。雄性性情凶暴,常互相咬斗。树鼩胆小,机敏,易受惊,如长时间受惊,处于紧张状态时,体重下降,睾丸缩小,臭腺发育受阻,当臭腺缺乏时,母鼩产后吃仔,生育力丧失。树鼩通过不同的叫声、多样的视觉信号,标记环境的特殊气味的分泌物等识别周围环境和取得相互联系。在繁殖期经常发生攻击、争斗行为。有一定的领域行为和修饰行为,可猛烈攻击同种的入侵者。手较灵活,视力及嗅觉较好,颅脑较为发达。
3.树鼩是杂食性动物 常以昆虫、小鸟、五谷野果为食,偏爱动物性食物,其次喜欢甜食如蜂蜜,用两前肢抓取食物。树鼩觅食习性主要集中在上午8~10点和下午15~19点。成年树鼩的日进食量100~150g。水用于喝和洗。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