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异体移植银屑病动物模型

2016年07月2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异体移植银屑病动物模型

将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直接植入免疫缺陷的小鼠,目前普遍采用的小鼠品系有裸小鼠、SCID小鼠以及AGR129小鼠。

【造模机制】裸小鼠因胸腺发育缺陷而引起功能性T细胞缺乏,损害其体液免疫系统,因此裸鼠不会对异体移植的皮肤进行排斥反应,适合进行异体移植。SCID小鼠由于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基因突变引起抗原受体基因对淋巴细胞进行重排,由此引起严重的T淋巴系统以及B淋巴系统的联合免疫缺陷,但是其含有功能性中性粒细胞以及功能性自然杀伤细胞。AGR129小鼠缺乏功能性T、B淋巴细胞以及功能性自然杀伤细胞。

【模型特点】将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移植于裸鼠,在移植物保持银屑病皮损特征长达2个月以上,其后逐渐消失。

将银屑病未受累皮肤移植于SCID小鼠,3周后将自体来源的T细胞注射于移植皮肤真皮内,皮片可出现银屑病皮损特征,组织病理呈现颗粒层消失、表皮突伸长、T淋巴细胞在表皮内浸润、真皮血管增生等特点。

将银屑病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移植到AGR小鼠,在没有注射活性免疫细胞或其他因子干预的条件下,可以在小鼠身上自然发生银屑病样斑块。该品系小鼠已被应用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模型评估和应用】异体移植动物模型是目

前最佳的研究手段,此类模型不仅能表现出银屑病样外观改变,而且能在较长时间内较好地保持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局限性在于只是复制银屑病的皮肤局部反应,不能反映银屑病的整体发病情况。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