狨猴的生物学和生活习性
一、生物学特征
普通绒猴是一种新世界猴,属于灵长目狨猴科下的一个种属,列入国家二保护动物, 2008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普通狨猴是一种常用灵长类实验动物。
普通狨猴又称“棉耳狨”(学名:Callithrix jacchus),生活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巴西东南部和中部的热带雨林里的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猴类,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有:体长19~25cm,尾长27~35cm,体型比松鼠略大,头、脸的模样似哈巴狗或狮子头、头圆,耳大,耳边有一簇白色长发,所以也叫“绒耳狨”,前额有一大块白色印记,脸部没有毛,身体是斑驳的灰棕色,由灰白色、橘黄色和黑色组成层次明显的细条纹组成;雌性正常体重在220~350g、雄性260~450g范围之间;拥有爪状坚硬的指甲被称为翅基片,代替了其它的、哺乳动物的扁平的指甲,使其更好的运动和捕食,而且趾可以握合;胸部有1对乳;后肢比前肢长,牙齿32枚,齿式为异齿型: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颊齿通常为丘型齿和低冠齿,臼齿呈四方形并有4个较低的锥状突起,适于咀嚼;听觉发达,嗅觉、视觉次之;具双角子宫或单子宫、有发达的盲肠;脸部的皮肤在阳光下会改变颜色、体温也不稳定。
二、生活习性
绒猴以相对稳定地家族式的群居生活,一般每个群体8~10只,多者达15只。在野生环境当中,一个稳定的群体,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也存在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的现象,觅食、嘻戏等都是同进同出,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而存在因食物、配偶相互打斗、驱逐的情况。它们的生活很有节奏,上午觅食,下午休息娱乐,据相关的研究发现交配通常在早晨进行,往往是雄性追逐雌性,刚开始雌性拒绝,但马上雌性会妥协从而进行交姌,时间长达10分钟左右,每天活动时间共达11~12hrs。觅食主要以昆虫、蜘蛛、小脊椎动物、鸟蛋、水果、蜥蜴、小鸟或树木的渗出液等为食。大多数情况下在狨猴家族内成年雌性和雄性繁殖的猴支配整个家族,但有一只繁殖雌性猴最具有主导权,地位低的雌性猴从属于它,它们在猴群中的只充当“保姆”的职责,没有繁殖的权利,这只占主导地位的雌性成年繁殖猴如果死亡,这个群体将会面临解散危机。在哺育期间,所有的家族成员会帮助分娩、照顾及支持幼猴,如清洗幼猴身体、诱导进食和采食等雄猴也变成了“贤妻良母”。当幼猴体成熟后会离开它本出生的群体(有一说成年雌性留在家族群中,而雄性成年后则要移出群),具体离群的行为原因解释尚待研究。
狨猴休息一般在笼底或栖木上,四肢爬行或后肢站立,没有发现站立行走现象,他们在移动位置时,一般是跳跃、“飞行”式的灵巧的快速行为,在爬行或移位时靠尾巴保持平衡。当发现有陌生人时它会耳旁的白毛竖立,把脸不断地摇晃,甚至发出呲牙咧嘴地高频率尖叫以表示恐惧、警示的应激状态。在研究中,狨猴根据判断得出人类在没有明显表现出攻击或捕捉它的情况下很少看到会发出主动攻击的行为,反之则会发起攻击。抓取食物时,他们会用单“手”接住、抓住食物塞进嘴里,如果是流质食物,它们会用舌头直接舔舐。普通狨会使用瞪眼、眯眼、张口、发声和嗅觉等进行沟通、表达情感和传递外部环境信息等。它们以尿液或身体特殊的气味辨别对方和领土范围,如果过渡则是不好的现象。我们会发现狨猴经常性的啃咬木头做,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现象,但是在人工驯养的情况下持久的啃咬木头表示一种烦躁的情绪。它们在处理群体间相互关系时,表现出相互清理对方被毛或皮肤、两者“熊抱”或舔舐对方而紧紧地依靠对方来建立彼此的社会关系。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