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诱发性黑素瘤模型

2016年08月0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近年来,黑素瘤(melanoma)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黑素瘤的发病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皮肤病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遗传因素以及强烈uv损伤在黑素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黑素瘤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UV诱导模型、基因修饰模型以及同种/异种移植模型。

1.紫外线诱导黑素瘤模型

【造模机制】基于特定的遗传背景,某些物种可以在UV诱导下发生黑素瘤病变。

【模型特点】剑尾鱼是最早出现的黑素瘤动物模型之一。野生剑尾鱼不发生黑素瘤,但不同种类胚胎杂交产生的后代却可以自发或经UV诱导产生黑素瘤。其中当杂交剑尾鱼暴露于UV辐射后,其黑素瘤发生概率显著增加。

长期反复利用亚红斑量UV辐射可诱导南美负鼠黑素瘤发生,和剑尾鱼模型不同,负鼠暴露于长波紫外线(UVA)仅会产生黑素细胞增生过度而不会产生恶性黑素瘤。

【模型评估和应用】杂交剑尾鱼模型揭示了 UV照射与黑素瘤之间的关系。由于杂交剑尾鱼系统和哺乳动物之间存在进化水平上的差距,且其肿瘤也与人类黑素瘤不同,限制了该模型在黑素瘤研究中的应用。

与剑尾鱼模型类似,负鼠模型同样证实了UV与黑素瘤之间的关系。但其遗传背景不明,且所出现瘤体独立起源于真皮,很少转移,这一点和人类黑素瘤不同。

2.同种/异种移植黑素瘤模型

【造模机制】黑素瘤B16是C57BL/6小鼠耳根部自发出现的肿瘤。将黑素瘤细胞通过皮下、静脉或腹腔接种的形式注入受试小鼠体内可以构建相应的黑素瘤动物模型。将人类皮肤移植入免疫缺陷小鼠后,采用致癌物涂抹或UV照射方式,可诱导黑素瘤产生。

【模型特点】将B16黑素瘤细胞接种于 BLAB/c小鼠的足垫、腹部以及尾静脉可以诱导黑素瘤的发生。其中接种于足垫后,肿瘤结节的形成平均潜伏期为10天;腹腔接种10天后在小鼠腹壁和肠系膜可见散在黑素瘤结节;尾静脉接种3周,肺部可见大小不等转移瘤灶。

用负压器在DBA/2J小鼠皮肤上造成皮内水疤,然后将S91黑素瘤细胞注入疤腔内,肿瘤于7天内生长,其发生率达100%。

【模型评估和应用】将黑素瘤细胞株移植入小鼠体内,有较高的成瘤率和高转移特性。模型具有方便、稳定和观察容易等优点,方法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除此之外,此类模型还可用于临床药物疗效的观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