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脾虚证动物模型
2016年08月10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脾为后天之本,脾脏病变以虚证为主。主要证型有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不统血等,其中以脾气虚模型为主,目前共有19种造模方法。
脾为后天之本,脾脏病变以虚证为主。主要证型有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不统血等,其中以脾气虚模型为主,目前共有19种造模方法。
【造模机制】脾虚证(splenasthenic syndrome)由饮食失调、劳倦损伤、吐泻过度、肝气乘脾、过服寒凉食物、久病体弱、禀赋不足等所致。模型常用的方法有苦寒泻下、耗气破气、限量营养、劳倦过度、利血平注射五大类,以大黄苦寒泻下模型使用率最高。
【造模方法】脾虚证模型强调的是慢性形成、慢性恢复。在造模方法上可用苦寒泻下加饥饱失常法: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06~246g,大黄水煎剂灌喂[用量13.3g/(kg·d)],同时隔日喂饲,饲料量不限,共20天。
【模型特点】依据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老年病防治学术会议制定的"中医虚证参考标准"及北京师范大学造脾虚模型标准:①大便溏泄;②食少纳呆;③消瘦,体重减轻;④神态萎靡,毛色无光泽;⑤蜷缩聚堆;⑥易疲劳。第①、②项为主症,第③~⑥项为兼项,具备两项主症及两项兼症时,即可认为脾虚造模成功。
【模型评估和应用】本模型可用于脾虚证实质、脾气虚发病机制和健脾药药理研究,如已被用于健脾灵、四理汤、绞股蓝总皂苷等70余种中药新药的药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