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寒湿痹证动物模型

2016年08月15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与单纯风寒湿刺激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比较,该模型的关节炎症积分、关节滑膜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软骨侵蚀程度均加重,而关节表面温度却降低。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却降低。

【造模方法】实验动物:Wistar大鼠,雄性,4周。将SEB用0.1M的PBS液溶解(1mg/5ml,pH 7.2),再加入羧甲基纤维1g,充分混匀成糊状。实验开始第1天及第7天给予大鼠背部及尾部皮下多点注射乳化的Ⅱ型胶原0.5mg及0.2mg,免疫大鼠,用以制作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基础模型。同时于第1~9天采用人工风寒湿环境加SEB外涂诱导风寒湿痹证型,方法为每天给予人工风寒湿刺激1次。每次持续约1小时,刺激条件为:风速18m/s。相对湿度为100%,温度为7~10℃,共刺激9天。其中第7~9天,还给予鼠双后肢踝关节以下均匀涂抹纤维素糊,单侧30μl(含SEB 5μg),每只鼠涂抹SEB 10μg,涂抹后进行风寒湿刺激。检测方法:大体检测,从第10天开始,连续观察关节炎症积分,双后肢足垫表面温度及足爪容积。还可以于第30天进行后肢X线照相,放射性核素99m Tc-MDP ECT炎症示踪显像。

【模型特点】与单纯风寒湿刺激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比较,该模型的关节炎症积分、关节滑膜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软骨侵蚀程度均加重,而关节表面温度却降低。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却降低。

【模型评估和应用】既往多认为中医风寒湿或风湿热邪导致痹证是指单纯的气候条件,而本模型证实单纯的人工风寒湿气候条件并不能加重大鼠的关节炎症,只有当风寒湿气候条件与外界感染源或感染源的代谢产物(如SEB)同时作用时才能加重关节炎症。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发病与大鼠的品系遗传背景有关,同时低温环境会明显刺激雌性鼠的血清雌二醇分泌并抑制炎症,故雌性大鼠不适宜作风寒湿痹造模。风寒湿痹证型的判断不能完全依靠造模的人工气候手段,炎症关节的表面温度是重要指标。但关节急性炎症状态时其表面温度仍然较正常关节高,风寒湿痹模型鼠只是比单纯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的关节表面温度低而炎症程度却相当,还需要更好的证型判断指标。该模型可用于中医痹证病因病机研究、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证型的方药药理药效学研究。

此外,将人工环境中的温度控制在36~38℃可以制作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证模型。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