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颌下腺自体再植动物模型

2016年09月0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小型猪医学研究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陈华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病,我国约有3000万人患有程度不等的干眼症。对于轻度患者,人工泪液类药物、泪道封闭等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效果,但对重症患者尚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将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到颞部,颌下腺导管移植到眼穹隆部,以颌下腺分泌液代替泪液是一种近年来探索的治疗方法。由于小型猪的颌下腺与人类近似,可以应用小型猪模型探讨人类自体颌下腺移植手术技术,以及应用各种方法或药物调控移植后腺体的分泌。

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病,我国约有3000万人患有程度不等的干眼症。对于轻度患者,人工泪液类药物、泪道封闭等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效果,但对重症患者尚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将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到颞部,颌下腺导管移植到眼穹隆部,以颌下腺分泌液代替泪液是一种近年来探索的治疗方法。由于小型猪的颌下腺与人类近似,可以应用小型猪模型探讨人类自体颌下腺移植手术技术,以及应用各种方法或药物调控移植后腺体的分泌。

1.实验方法  选用8头3~4月龄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体重10~20kg。进行了三组不同部位的自体移植实验。

第一组:将颌下腺移植至腹股沟,共4侧。小型猪常规麻醉,颌下切口,下颌角内侧分离颌下腺,尽可能向口腔方向游离导管,游离颌下腺的颌外动脉近心端,在近腺门处游离颌下腺静脉。小型猪腹股沟中1/3处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长约3~4cm,找到并切断隐动脉及隐静脉,制备血管吻合口。结扎切断颌下腺动静脉及导管,取下待移植腺体,在动脉断端注入4℃肝素生理盐水液(100ml内含肝素12.500U及2%利多卡因10ml)使之肝素化至腺体发白即可。用10-0无损伤缝线,将颌下腺动脉与隐动脉吻合,颌下腺静脉与隐静脉吻合。先静脉后动脉,开放血流,可见腺体由苍白转为红润,导管口有清亮液体流出。手术切口旁开口,将导管引出,用9-0无损伤缝线将导管口与周围皮肤间断缝6~8针,使之开口于皮肤。制备放置腺体的间隙,将腺体与周围组织缝合数针固定,冲洗止血,关闭创口。

第二组:自体原位再植,导管开口于皮肤,共6侧。颌下切口切开,在下颌角内侧分离显露颌下腺。游离颌下腺的颌外动脉近心端,游离颌下腺静脉至面前静脉,近腺门处血管不予分离,以免损伤细小血管分支。尽量向口腔方向游离导管。解剖同侧舌动脉,在其口径与颌外动脉近心端口径相近处切断,并制备血管吻合口。切断颌下腺动静脉及导管,取下待再植腺体,按第一组方法用肝素生理盐水灌注。用10-0无损伤缝线,将颌下腺动脉与舌动脉吻合,静脉在面前静脉切断处原位吻合。先静脉后动脉,开放血流。手术切口旁开口,将导管口引出,用9-0无损伤缝线将导管口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6~8针,使导管开口于皮肤。腺体与周围组织缝合数针固定,冲洗止血,置引流条,分层缝合切口。

第三组:自体原位再植,导管开口于口腔前庭,共6侧。颌下切口及游离解剖颌下腺同第二组。口内冲洗,在距颌下腺导管口3~4mm以外环形切开口底黏膜,保留导管口周围少量正常黏膜。在口底与舌腹移行处纵向辅助切口切开口底黏膜2cm左右,完全游离颌下腺导管后,自颌下切口将颌下腺导管拉出。解剖游离并切断同侧舌动脉及上颌静脉,制备血管吻合口。切断颌外动脉,在面前静脉汇入颈外静脉前切断。取下待再植腺体,按第一组方法用肝素生理盐水灌注。用10-0无损伤缝线,将颌下腺的颌外动脉近心端与舌动脉吻合,面前静脉近心端与上颌静脉吻合。先静脉后动脉,开放血流。从小型猪口腔下前庭沟处造口,将导管自皮下从该口引出,用6-0缝线将导管乳头周围黏膜严密缝合于下前庭沟处。腺体与周围组织缝合数针固定。冲洗止血,置引流条,分层缝合切口。

围术期处理:术后自由饮水及进食。24小时后去除引流条。从手术当日起给予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预防感染,连用3天。第三组小型猪流食喂养3天。术后一周内每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口。手术成功腺体分别于术后24小时、7天、14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取标本做病理检查。以术后1周内颌下腺导管口有分泌物,且分泌物无色清亮为手术血管吻合成功标志。

2.实验结果  第一组4个腺体,术后导管口分泌皆未超过1周,腺体变硬,检查发现移植腺体发生血栓,手术全部失败。第二组和第三组血管吻合全部成功,术后1个月内,第二组发生导管阻塞3例,第三组发生导管阻塞1例,其余皆有分泌物3个月以上。第二、三组实验方法采用舌动脉供血,吻合较方便,位置合适。静脉采用面前静脉或上颌静脉吻合,回流充分,解决了供血及回流血管的问题。

移植成功腺体大体表现近似术前,体积与术前相比有所缩小,色红润,触之柔软,切开后出血鲜红色。以预实验阶段进行解剖研究时切取的正常小型猪颌下腺组织学作为对照。再植腺体术后1天,结构基本正常,腺小叶清楚,组织轻度水肿,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腺细胞改变不明显。再植腺体术后7天,组织水肿消失,血管扩张充血消退,偶见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其余未见异常。3个月时可见腺泡排列紊乱,浆液性腺泡数目及体积减少、萎缩较黏液性腺泡明显。移植腺体在6个月时可见腺泡、腺小叶及各级导管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腺泡细胞排列较规整,腺实质增加,腺小叶萎缩有所恢复,但浆液细胞的体积仍小于移植前腺体,数量也少于术前。颌下腺导管3个月时可见导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上皮下血管增生,6个月时导管上皮细胞排列较3个月时规整。导管阻塞腺体肉眼见体积减小,触之较硬,切开后可见黏液样物质。颌下腺导管1个月时HE染色光镜下见血管扩张充血,纤维组织增生,腺泡消失、导管扩张,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部分导管上皮鳞状化生,在导管周围可见玻璃样变性。3个月时镜下见腺泡、导管结构完全消失,为胶原纤维取代,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