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其他知识

“红外鱼眼”仿生技术:昼夜监测无盲区

2010年08月0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人类活动所需信息的90%来自视觉,但其凝视视场角仅为前向46°,占全角空域的4%,盲区占96%。而近水面鱼类视场角可达180°,眼球不必转动,更无须摆头或转体,就能“全向感知”一定距离内的场景信息,有效应对来自水面之上任意方向的威胁。

由于可以实现时日(昼夜)、全方位(无盲区)的实时态势感知和全信息获取,这一技术在天文气象、环境监测、公安边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可以一展身手。

人类活动所需信息的90%来自视觉,但其凝视视场角仅为前向46°,占全角空域的4%,盲区占96%。而近水面鱼类视场角可达180°,眼球不必转动,更无须摆头或转体,就能“全向感知”一定距离内的场景信息,有效应对来自水面之上任意方向的威胁。

近20年来,作为仿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红外鱼眼光学”研究在国际上悄然兴起,国内此项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中国军械工程学院王永仲教授和他的团队研制的“仿生微小型红外成像探测系统BMIRIDS”从1998年开始试用,2003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比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提前了2年。

近水面鱼类在仰视天空时,能感知水面之上半球空域的威胁,这首先得益于其晶状体眼球与所处水环境的组合。从光学结构而言,鱼眼外凸的前表面与周围的水组成了一个以水为介质层的“水透镜”,相对于水平面(曲率为0)而言,鱼眼前表面曲率很大,故“水透镜”是一个负光焦度(绝对值)很大的平凹透镜。

由于可以实现时日(昼夜)、全方位(无盲区)的实时态势感知和全信息获取,这一技术在天文气象、环境监测、公安边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可以一展身手。王永仲教授说,“红外鱼眼”的监测没有死角,甚至可以监测到贴墙行动的“蜘蛛人”,可成为银行和小区安保工作的好帮手。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