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饲养管理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2016年11月01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屏障环境与设施管理技术》 作者:赵效国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摘要:由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人和动物共患病的一种地方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呈现脑脊髓炎症状。

由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是人和动物共患病的一种地方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呈现脑脊髓炎症状。

1.病原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属于砂粒病毒科、砂粒病毒属。呈圆形或多形性,直径50~300nm,病毒表面覆盖有100nm长的棒状纤突,病毒通过出芽方式成熟,外层细胞膜改变形成病毒囊膜,病毒颗粒内部含有一至数个颗粒样核糖体。该病毒在小鼠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细胞培养中生长。

2.流行病学  LCM是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病毒病,小鼠、大鼠均易感。但只有持续感染的小家鼠和急性感染的金黄仓鼠才能传播病毒。在带毒小鼠的所有器官(包括肾脏和唾液腺)中,终身含有高滴度的病毒,带毒小鼠可经唾液、鼻分泌物和尿液向外排毒。含病毒的鼻分泌物可能引起呼吸道传播,随后,病毒在鼠群内散播,许多小鼠成为无症状的带毒者,并通过子宫和乳汁传给后代,其后代可成为终身带毒者。LCMV在家鼠之间存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子宫内传播。

3.临床症状  其表现有3种情况。

(1)大脑型:病鼠呆滞、昏睡、不愿动、被毛粗乱、闭眼、弓背、消瘦、面部水肿、结膜炎,肢体痉挛性收缩,头部震颤,后肢强直,1~3天后死亡。人感染发病主要呈脑脊髓炎症状。

(2)内脏型:主要是被毛粗乱、结膜炎、消瘦、腹水、昏睡而死亡。

(3)迟发型:感染主要是9~12月龄鼠,被毛粗乱,行动异常,蛋白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4.病理变化

(1)大脑型:大体解剖观察可见胸腹腔中有浆液性渗出液,感染后第3天,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软脑膜和脉络丛出现轻微的单核细胞浸润,主要是处于不同转化时期的淋巴细胞,浸润的细胞增殖很快,6~9天达到高峰。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特征性的脉络丛上皮细胞胞质内包涵体,少见软脑膜和室管膜细胞坏死。

(2)内脏型:用LCMV强毒株经腹腔接种成年小鼠,其病理发生主要表现为免疫病理现象。感染后第6天,肝脏可见小叶性肝炎,并散布有嗜酸性粒细胞坏死区。

(3)迟发型:此型也叫慢性免疫复合物型。肾脏的肾小球和脑的脉络丛受到的损害最为严重。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动物实验取病鼠肝、脑、脾、肺等病料制成悬液,对实验鼠进行脑内注射。6~10天出现症状,全身及四肢抽搐痉挛。血清学诊断采用免疫荧光试验、玻片免疫酶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粘连血凝试验等方法检测LCMV抗体,其中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效果最好。

6.防治  消灭野鼠和吸血昆虫,坚持卫生消毒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疫、监测、净化,注意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这种病目前无法治疗。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