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动物烈性传染病
小鼠痘(mousepox virus,MPV)是小鼠的一种毁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脱脚病病毒(ectromelia virus),小鼠痘的特点在于感染后不仅引起全身或局部皮肤的痘疹,还可发生肢、尾肿胀,发炎和坏疽,肢体脱落呈“缺肢”的畸形,故被称为传染性脱脚病(infectious ectromelia)。小鼠痘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常造成小鼠大批死亡,有的呈隐性感染,但在实验条件下病毒可转化为显性感染,从而严重影响和干扰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
1.病原 鼠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正痘病毒属,呈砖块形状、核心呈哑铃状,与痘苗病毒和天花病毒相似,双股DNA包涵体。可在多种传代细胞上生长,如Vero、HeLa、仓鼠肾细胞等。鼠痘病毒对干燥、低温抵抗力较强,但2%氢氧化钠、0.5%甲醛溶液、3%苯酚可杀死其病毒。
2.流行病学 本病的自然宿主为小鼠,但不同品系小鼠的易感性差异较大。DBA、CBA、BALB/C、A和C3H最为易感,而C57BL/6和AKR品系小鼠对致死性感染较有抵抗力,呈隐性感染,是主要的潜在疫源。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鼠和隐性带毒鼠,经皮肤病灶和粪、尿向外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小鼠痘的传染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被感染的动物10天后皮肤局部出现特征性病变,便开始排毒。康复小鼠可经粪便排毒长达116天。
饲养人员、蚊子、苍蝇、体外寄生虫、蟑螂等可能是本病的机械传播者。研究人员交换感染小鼠或小鼠组织,如肿瘤、细胞、杂交病和血清等,可使本病在科研院校间传播。
3.临床症状 临床上分为3种感染类型。
(1)急性型:小鼠绝食、昏睡、被毛逆立、松乱、头颈肿胀,结膜炎,很快死亡,死亡率60%~90%。
(2)亚急性型:小鼠主要是皮肤出现皮疹,发生溃烂、坏死,形成坏疽,最后四肢及尾部断裂,病程较长。
(3)慢性型:见于本病流行后期,病死率和发病率下降,偶有皮肤型病鼠出现。育成鼠生长发育缓慢,生产率下降,胎次减少。
4.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胸腺的广泛性坏死,肠出血,十二指肠水肿,肾、膀胱出血,心包积液。在皮肤表皮增生及糜烂部位的上皮细胞,肝细胞及肠黏膜上皮细胞等处易见胞质内包涵体。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初步诊断,然后依据病理学诊断,检查包涵体、动物学实验、电镜检查、病毒分离、血清学诊断等进行确诊。
6.预防 经常进行检测,对死亡小鼠进行无害化处理,自繁自养净化种群,定期免疫接种。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