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大鼠iPS培育出小鼠胰腺
科技日报报道: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在3日出版的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成功利用大鼠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小鼠的胰腺。这一成果为再生医疗治疗糖尿病开辟了一条新路。
东京大学教授中内启光率领的研究小组首先通过基因手段,培育出体内缺少胰脏生成基因的雌性小鼠,这种小鼠的后代出生后将没有胰腺。随后,研究人员让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雌性小鼠交配,并在其受精卵中注入来自正常大鼠皮肤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结果,出生的小鼠体内拥有了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胰腺。
目前,使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开展的再生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脏器和组织的修复上,虽然通过这种干细胞在体内培育器官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但相关研究成果为再生医疗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希望。
中新社报道:
3日发行的美国《cell》杂志刊登了日本科学家中内启光和小林俊宽合作的论文,称他们成功地将一只大鼠(rat)的诱发性多功能干细胞移植进小鼠(mouse)体内,使后者经过细胞分裂拥有了前者的胰脏。这是世界首次获得成功的用不同种动物的细胞生成内脏器官的实验。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一般的情况下,动物的受精卵经过反复的细胞分裂生成生物体的各个内脏器官,而来自东京大学的中内启光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小林俊宽却改变了这一过程。他们令已被改变遗传基因的雌、雄小鼠进行交配,得到无法自主生成胰脏的小鼠受精卵。三天后,他们又将从大鼠的尾巴中提取的10至15个iPS细胞(诱发性多功能干细胞)注入已经分裂成胚胎的小鼠受精卵中,最终培育出一只拥有大鼠胰脏的小鼠。
据称,两名科学家一共在大约150只小鼠身上进行了上述实验,但只得到了一只成年小鼠。经验证,这只小鼠拥有与大鼠相同的胰脏细胞,血糖值也保持正常。
据了解,小鼠(mouse)与大鼠(rat)虽在生物分类学上同属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啮齿目、鼠科,但前者为鼷鼠属、小家鼠种,后者则为家鼠属、褐家鼠种。两者均被广泛运用于遗传学研究中。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