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之海徜徉 - 黄志伟
2012 年 3 月 1 日,他正式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到,从零开始建设实验室;
2012 年 7 月 18 日,他开始了在哈工大的第一个实验;
2013 年 6 月 14 日,他于国际顶级杂志《科学》(Science)发表了与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等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
2014 年 1 月 9 日,他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了《艾滋病病毒 Vif“劫持”人 CBF-β和 CUL5 E3 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该文章被选为精选文章在同期《自然》杂志《新闻与视点》栏目中重点推荐。
短短一年多时间,他带领着新建团队第一次揭示了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破解了这一领域 30 余年求解的谜团,并为理性设计靶向该复合物的全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该项研究标志着哈工大在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沿。
他就是在生命科学的海洋中徜徉、哈工大从哈佛大学引进的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对于所取得的成就,年仅 35 岁的黄志伟教授感慨万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于生命科学的热爱,科学道路上的喜怒哀乐,以及对攻克国际学术前沿问题的梦想和执着……
要做有重要意义的事
“要做有重要意义的事。”这是黄教授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如果说转学生命科学是兴趣使然,如果说决定到哈工大工作是为了能做一番事业,那么将目光聚焦在困扰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的艾滋病病毒 Vif 结构上,就是黄志伟对这句话的最好注释。
黄志伟生于江苏南通。1999 年,他远赴兰州理工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本科期间他就对生命科学非常感兴趣,下决心转读生命科学专业。2003 年,他成功考取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的直博研究生。从 2004 年秋季起进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选定普林斯顿大学留学归国的柴继杰教授为导师并一起做科研。在博士期间,黄志伟就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高水平论文,并申请到去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的机会。
在博士后期间,黄志伟无意间发现了哈工大招聘优秀学者的宣传,觉得哈工大是一个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就郑重地发了一份简历。学校、学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并指示人才一定要抓住。根据情况,学校决定按教授引进黄志伟。不仅如此,2011 年,学校为他申请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那年,黄志伟刚刚 32 岁。
在此期间,他的美国博士后导师、美国科学院院士劳里•h. 格里姆彻(Laurie H. Glimcher)正要去康奈尔大学做医学院院长,希望黄志伟和她一起去康奈尔大学……面对众多邀请,黄志伟没有动摇,义无反顾地来到哈工大。
刚刚加入到哈工大这个新家,实验室也正在紧张筹建中,黄志伟却坚持每天看文献,思考未来的工作方向,并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学术前沿。这期间,《自然》于 2011 年 12 月刊登的两篇关于艾滋病病毒的文章深深吸引了他。
对于坚持“要做有重要意义的事”的黄志伟来说,解决人类难题、为艾滋病患者带去希望就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经过考虑,黄志伟把目光聚焦在艾滋病病毒 Vif 结构上,他说:“Vif 结构对治疗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这正是生命科学人应当去做的,科研工作最终就是为了造福人类。”
尽管 30 余年前就有研究揭示艾滋病病毒的 Vif 蛋白对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 Vif 自身或其功能性复合物的结构解析一直未有进展,该结构是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多个科研团队正在做相关研究却一直没有结果。
“我行吗?能行,我一定能做出来的。”黄志伟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此时,经过筹建实验室逐渐充实起来,技术员有了,3 名硕士生全部到位,小团队建立了。终于可以放手一搏,这让黄志伟更加自信。
享受实验室里的科研时光
“天才那就是 1% 的灵感加上 99% 的汗水”,黄志伟不仅坚信这这话,在他的心目中,即便是这 1% 的灵感也不会凭空而来,也需要不断地去经历、去尝试。早上 7 点多开始工作,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结束,没有周末和假期,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辛苦的事情,但黄志伟却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他坚信,在科学的道路上除了勤奋还是勤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黄志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 7 点到晚上十一二点。别人听到后都瞠目结舌,而黄志伟却说:“没觉得很辛苦,早就习惯了这种情况,10 多年来都是这样。真正做科研的人,都是这样,想朝九晚五是不太可能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不知疲倦地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黄志伟就是一个对生命科学充满了兴趣并乐在其中的人。熟悉他的人说:“一旦聊上他喜欢的生命科学,黄志伟就会滔滔不绝,聊一两个小时还是意犹未尽。”正是因为对生命科学的爱和执着,吃再多的苦在黄志伟看来也是甘之如饴。因为实验的需要,他每个月都需要在哈尔滨、北京、上海之间往返两三次。这是因为他们要做的晶体结构解析,国内只有在上海光源才能进行。
“科研”、“育人”两不误
“要做一个有心人”、“科学要严谨”、“要学会思考”……黄志伟对自己的学生有许多期许。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科学的精神传递下去,让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独当一面,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他的培养下,刚刚接触科研的“新兵”们茁壮成长……
对于一个新的团队,黄志伟需要考虑的不仅有科研,还有团队建设、学生培养等问题。对于这些“新兵”,很多实验黄志伟只能亲自动手,手把手教。这让学生们感到非常幸运。
邱小林原先对实验也并不很清楚,对动手做实验心里充满了忐忑。为此黄志伟亲自指导其实验技术。她说:“非常难得的,我们从第一天进入实验室就得到了黄老师的亲自指导,一边看一边做笔记,逐渐知道了怎么做实验、怎么分析结果、怎么看数据……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黄志伟不仅在教学生做实验,他还通过言传身教将“要能吃苦、要严谨、要有创新思维”等科研理念传递给学生。“黄老师抓住一切机会教我们。”团队成员王依姝说,“黄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吃午饭,在吃饭时还要教我们怎么做实验、做科研。”说到吃饭,同学们还有很多有趣的话题:由于实验周期长,学生们吃饭经常不准时,有时只能让别人帮忙带一下;已经习惯一天吃 4 顿饭,因为晚上通常会加一顿“晚宴”补充能量……
对于实验室,大家笑称:“这里是想减肥人的天堂。”由于工作繁忙,团队成员董立永 3 个月瘦了 20 多斤,邱小林瘦了 10 多斤,黄志伟也瘦了 10 多斤。
黄志伟认为科学是非常严谨的,要认真对待,并将这种严谨带到学生培养过程中。每当人们问起:“黄老师最严格的是什么?”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记笔记!”黄志伟不厌其烦、三令五申地对学生强调笔记的重要性,他说:“实验记录一定要记得详细、清楚,不好好做记录,再好的实验也不能重复出来。”
在学生眼中黄志伟既是严师,又是益友。有一次黄志伟发现学生要拎着 33 个 1 升的瓶子到楼下,就马上定制了一个双层小推车,专门运送瓶子。王依姝说,老师很关心学生,在实验室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还为我们买了冰箱、微波炉,我们非常感动。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经过一年多辛苦的努力,2013 年 5 月末,艾滋病病毒 Vif 和人的四个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终于解析出来了。当这个好消息被宣布时,学生们都兴奋异常。大家都说:“虽然仅用 1 年时间就做出来了,但我们耗费的时间相当于别人好几年时间,大家都在拼。”
最终,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实现了哈工大在《自然》发表文章零的突破。而对黄志伟来说,他看重的是该项研究成果对人类最终攻克艾滋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他希望这个成果能够尽快得到临床应用,为人类造福。
一路走来,黄志伟知道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也离不开国家、学校的大力支持。他动情地说:“非常感谢上级部门和学校一直以来的帮助。特别是领导的重视让我吃了一个定心丸。”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