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胃溃疡造模小鼠

2017年02月0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大鼠、小鼠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 作者:方肇勤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雄性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52只,体重24.35±1.06g,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沪)2003-0003。

2.主要仪器

ACS-6A型计价电子秤,数字WMY-01型温度计,SQF-EA体视显微镜,3200K(色温)、250W摄像专用光源及自制光源装置,NIKONCoolpix 4500数码相机,底部划有5.0cm×4.0cm方格的实验笼用于旷场检测,DK-S22型恒温水浴箱,小鼠固定器。

3.药物与试剂

1)磷酸组织胺,5g/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62014032),用时配制成8mg/ml水溶液。

2)消炎痛,25mg/片,中美合资上海辛帕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201),用时溶于5%NaHCO3溶液,浓度为5mg/ml。

3)利血平注射液,1mg/支,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药厂生产(批号:050302)。

4)无水乙醇,500ml/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KJ20060509)。

5)冰醋酸,500ml/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T2006430)。

6)0.9%生理盐水,500ml/瓶,上海华源长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110202)。

7)碳酸氢钠,500g/瓶,上海实验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102)。

8)乙醚,500ml/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CY050104)。

9)注射用青霉素钠,0.5g/80万U,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902)。

4.造模方法

152只小鼠,随机分为9组,即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禁食对照组、水浸拘束法组、乙酸法组、假手术对照组、磷酸组织胺组、消炎痛组、利血平组、乙醇法组。其中乙酸法组、假手术对照组因需要手术每组为20只(以免术后意外死亡使这些组别的样本减少),其余各组为16只。以造模前一天为第0日,造模当天为第1日。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8组于第0日上午7:00同时开始禁食不禁水至第1日上午7:00,达24h。第1日早晨7:00开始,各组按时间安排依次开始造模,至晚19:00全部造模结束,期间各组造模前仍禁食不禁水。具体如下:

1)空白(正常)对照组:正常饮水、摄食。

2)禁食对照组:正常饮水,继续禁食至晚19:00。

3)水浸拘束组:早晨7:00开始,将各小鼠置于小鼠固定器中,限制活动,头朝上立于23℃左右的恒温水浴内,水面齐剑突,至晚19:00。

4)乙酸组:早晨8:00,乙醚吸入麻醉小鼠,无菌手术开腹,暴露胃,在胃前壁浆膜面窦体交接处同一部位(避开血管),用浸有冰醋酸,边长为5mm的正方形滤纸接触2次,每次30秒,然后还纳胃体,逐层缝合切口。

5)假手术对照组:方法同乙酸法组,滤纸浸生理盐水。乙酸及假手术组交替进行,早11:00前手术结束。

6)磷酸组织胺组:上午11:00,灌胃8mg/ml磷酸组胺溶液0.8mg/10g。

7)消炎痛组:下午13:00,皮下注射5mg/ml消炎痛NaHCO3溶液0.3mg/10g。

8)利血平组:下午13:00,皮下注射1mg/ml利血平注射液0.1mg/10g。

9)乙醇组:下午18:00,灌胃无水乙醇0.1ml/10g。

晚19:00造模结束后,所有组别动物各随机一分为二,一半处死,另一半恢复正常饮水摄食,清洁级条件下常规饲养,观察其自然恢复及四诊表现,至第8日全部处死。其中乙酸及假手术组对存活的一半动物,后肢肌注青霉素钠40万U/kg,连续3d。

5.指标检测

(1)四诊指标检测

检测体重、摄食量、饮水量、旷场水平跨格(跨格数)和垂直站立(前肢离地站立数)、腋温、爪、尾、舌显微拍照及图像处理,检测自然状态下心电图,以及一般情况观察如动物恢复及死亡情况等。第0日、2日、5日、8日各检测1次,共4次。

(2)胃整体称重

从幽门和贲门部截取造模第1日、8日整个胃,入bouin液固定约12h左右,用双面刀片沿胃大弯剖一开口,用滴管取bouin液冲洗胃内壁,继续固定。固定至24h后,先入70%乙醇24h,再入50%乙醇24h,最后入30%乙醇24h后取出称重。

(3)胃前内壁黏膜肉眼观察

上法胃整体称重后,分离前后壁,观察前壁内侧面。

(4)病理组织学

取近胃窦近幽门胃体前壁0.5×1.0cm组织条制作病理切片,兼顾病变及与其交界正常胃壁,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

6.数据处理

建立原始检测数据库,不同日期的检测插入新表,形成完整证候演变档案;求出各指标正常对照组均值,以及各指标各组内各动物实测值/正常对照组均值,如体重/正常组均值;对所求出的值作计量辨证处理,并计算各指标/正常对照组均值、各证候程度的组内均数,作图并分析。计量化辨证标准如下:

(1)胃寒热程度

胃寒热程度=(各动物饮水量/正常组均数)×0.5+(各动物摄食量/正常组均数)×0.5

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2为胃热甚,>1.5为胃热,<0.5为胃寒。

(2)气虚程度

气虚程度=(各动物水平/正常组均数)×0.6+(各动物直立/正常组均数)×0.4

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1.5为气盛,<0.75为气虚,<0.5为气虚甚,<0.25为气亏。

(3)阳热程度

阳热程度=(各动物腋温/正常组均数)×0.3+(各动物心率/正常组均数)×0.2+(各动物爪r值/正常组均数)×0.35+(各动物尾r值/正常组均数)×0.15

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1.02为阳气盛,<0.98阳虚,<0.95阳虚重,<0.9阳损。

(4)阴虚程度

阴虚程度=各动物体重/正常组均数

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1.2为形丰,<0.85为阴虚,<0.7为阴亏,<0.6为液脱。

(5)血虚程度

血虚程度=(各动物爪r值/正常组均数)×0.6+(各动物尾r值/正常组均数)×0.4

辨证标准:与正常组比较,>1.1为血充盈,<0.95为血虚,<0.85为血虚重,<0.75为血亏。

7.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二)实验结果

1.动物存活及一般情况

第1日19:00全部造模结束后,乙酸组有约一半动物状况很差,假手术组因麻醉过量死亡1只,1只状态差;利血平组、消炎痛组及乙醇组各死亡1只。随机平均分组后,一半动物处死,进行病理检测;观察另一半动物8日内存活及一般情况(图4-10-1)。

由上图可见:①空白对照组、禁食对照组、水浸拘束组及磷酸组胺模型未出现动物死亡。②乙酸组动物状态差,至第4天陆续全部死亡。③假手术组在造模当日因麻醉过量死亡1只,另1只状态较差并于次日死亡。④消炎痛组8只小鼠陆续死亡至3只。⑤利血平组第2日死亡1只。⑥乙醇组造模后次日死亡6只。    总之,乙酸组、消炎痛组及乙醇组3组的造模小鼠死亡率较高。

2.胃整体称重结果

如图4-10-2所示,造模第1日,受到乙酸和乙醇刺激后,胃组织水肿,与空白组及禁食对照组比较,重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利血平组相反,胃组织重量减轻(P<0.05)。自然恢复一周后,第8日各组胃重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且各组间胃轻重趋势基本同造模当日;利血平组胃组织重量轻,与该组动物造模后饮水摄食量减少趋势一致;第8日各组与空白及禁食对照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

3.各组胃前壁腔面

第1日,总体上,不同胃溃疡造模后,与正常(空白)对照组不同,各造模组别胃黏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黄褐色着染和不同程度黑褐色的出血点(图4-10-3)。第8日,各组胃黏膜损伤改变明显恢复(图4-10-4)。

1)空白对照组。造模第1日胃组织结构完整,大小、形态正常,胃黏膜清洁。第8日同第1日(个别胃丢失)。

2)禁食对照组。造模第1日胃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第4个胃大弯中部,出现类似溃疡的表现(在一个小的灰白色圆形区域周围有充血区域环绕),但该组胃体结构和胃壁厚度最为完好。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

3)水浸拘束组。造模第1日胃体出现明显痉挛,有散在的出血区域,呈黑褐色,严重者波及整个胃黏膜。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

4)乙酸组。造模第1日最为严重,胃前壁有明显灼伤后炎症、出血表现,呈深黑褐色,贯穿胃壁,严重程度差异大。一些未被乙酸刺激到的部位,部分区域黏膜也出现了病变。第8日全部死亡。

5)假手术对照组。造模第1日黏膜病理改变轻类似禁食组。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

6)磷酸组胺组。造模第1日大多胃组织黏膜似有轻度损伤,有散在的褐色着染。第8日个体差异明显,个别胃组织黏膜残存损伤。

7)消炎痛组。造模第1日胃体出现痉挛,形态出现异常。第8日胃体痉挛未能完全缓解,形态异常仍然存在。

8)利血平组。造模第1日胃体出现痉挛萎缩,但黏膜损伤和出血点程度轻。第8日胃体痉挛未能完全缓解,形态异常仍然存在。

9)乙醇组。造模第1日胃内壁较清洁,出血点少。解剖时发现,该组胃组织质地松软,缺少张力。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

4.病理学表现

1)空白对照组。100倍镜下见正常胃壁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4层结构清晰,400倍镜下黏膜层,腺体排列整齐,主细胞、壁细胞形态正常,胃内容物少、清洁,有少量脱落胃上皮细胞与黏液的混合物(图4-10-5~图4-10-7)。

2)禁食对照组。造模第1日胃壁四层结构仍然完整,但黏膜结构稍显松散,胃腔面少量黏膜脱落,在部分黏液一侧有凝血块(图4-10-8)。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

3)水浸拘束组。造模第1日胃黏膜受损并脱落,伴随有出血块、脱落的坏死黏膜,部分区域出现炎细胞(图4-10-9、图4-10-10)。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

4)乙酸组。造模第1日乙酸直接作用于浆膜层后,形态发生变化,不似正常小鼠浆膜层般平滑,肌层、黏膜下层出现水肿,肌细胞形态更加狭长。黏膜层腺体结构被破坏,部分细胞形态不完整,细胞核裸露,黏膜上皮有脱落(图4-10-11~图4-10-13)。第8日全部死亡,未能观察到恢复阶段的改变。

5)假手术对照组。造模第1日与肉眼观察不完全一致,且个体间差异较大:部分小鼠胃黏膜层部分区域结构破坏紊乱,有少量炎细胞浸润,而部分小鼠胃黏膜未见异常;异常见图4-10-14。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

6)磷酸组胺组。造模第1日黏膜固有层腺体排列尚整齐,偶见黏膜上皮有大量脱落。见图4-10-15。第8日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

7)消炎痛组。造模第1日胃黏膜固有层腺体尚整齐,部分细胞核固缩,上皮层黏膜大量脱落(图4-10-16~图4-10-18)。第8日急性期病理得到部分改善,但仍然见部分细胞核固缩,胃壁细胞嗜酸性染色减弱,黏膜有脱落(图4-10-19)。

8)利血平组。造模第1日约有一半小鼠胃黏膜结构紊乱,胃壁细胞减少且嗜酸性染色减弱,黏膜上皮多有脱落,部分区域有少量炎细胞(图4-10-20)。第8日部分区域病理未见改善,胃黏膜下层水肿,黏膜层萎缩、坏死和脱落。个别仍有少量炎细胞(图4-10-21、图4-10-22)。

9)乙醇组。造模第1日胃黏膜损伤明显,突出表现在黏膜下水肿。部分胃黏膜结构紊乱、萎缩,腺体被大量破坏,大量坏死的黏膜脱落(图4-10-23、图4-10-24)。第8日黏膜下层水肿程度有所减轻,腺体排列整齐程度好转,但仍存在部分黏膜上皮萎缩和脱落(图4-10-25、图4-10-26)。

5.各模型小鼠的证候变化及程度

(1)胃热证与胃寒证

乙醇组造模后出现典型的胃热证。造模后,该模型小鼠饮水量显著增加,摄食量也有增加趋势,且持续;随着模型小鼠的自然恢复,饮水量随之迅速回落,但总体上,饮水和摄食量仍维持较高水平,提示胃热证的表现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与中医文献有关酒性温热的描述类似。

禁食对照组和磷酸组胺组在造模初期,第1~2日有胃热证的倾向,饮食增加,后期恢复至正常状态。

利血平组造模后,饮水、摄食量减少,有“胃寒”倾向,且持续至第4日,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而乙酸组造模后主要表现在摄食减少,推测是胃壁严重的炎症、疼痛所致(图4-10-27~图4-10-29)。

(2)气虚证与气盛证

利血平组、乙酸组造模后出现严重的气损证候。利血平组造模后次日,小鼠自主活动几乎停止,出现严重的气虚,至第8日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乙酸组造模后表现与利血平类似,但因大量死亡,难以观察到后续的演变。消炎痛组造模后出现气虚证候,并能迅速恢复。

乙醇组模型在恢复期(造模后第

8日)出现气盛表现,水浸拘束组次之。其余组对气虚证候的形成没有明显影响(图4-10-30~图4-10-32)。

(3)阳虚证

在爪、尾红色程度(r值)方面,造模后几乎所有小鼠爪、尾颜色变淡,其中利血平组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消炎痛组、乙酸组、乙醇组模型(图4-10-33、图4-10-34)。

在腋温方面:利血平组显著下降,以后恢复较快;其次是乙酸组。提示利血平造模后小鼠会出现显著的畏寒表现(图4-10-35)。

在心率方面:利血平组、乙酸组心率显著减慢,以后利血平组恢复较快;其次是消炎痛组。提示利血平、乙酸造模后小鼠阳气受损显著(图4-10-36)。

综合爪、尾颜色,心率,腋温得出:

利血平造模后出现严重的阳损,依据饮食、自主活动、心率一致下降,心阳、脾

胃之阳损伤明显。这可能是该组模型小鼠早期部分死亡的原因之一。

乙酸造模后阳虚程度次之,但其全部死亡,审视所有检测指标中,唯腋温明显高于利血平组,可能是炎症表现。剧烈的炎症导致气损、阳竭而亡。

此外,消炎痛造模后也出现比较显著的阳气损伤。阳气损伤与这3种模型小鼠造模早期大量死亡相关(图4-10-37)。

(4)血虚证

如图4-10-33~图4-10-34所示:造模后几乎所有小鼠爪、尾红色程度下降,颜色变淡。其中利血平组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消炎痛组、乙酸组、乙醇组。综合爪、尾红色程度,以及造模后胃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图4-10-3~图4-10-21)和手术、假手术损伤精血,各模型组小鼠均有一定的血虚表现(图4-10-38)。在各组别中,唯消炎痛组例外,红色程度恢复与气虚、阳虚不一致,是药物的持续毒性,还是形成了血虚,值得进一步观察。

鉴于以上各组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虚和阳虚表现,且病程短、恢复快,因此治疗上可以重点放在益气温阳方面。

(5)阴虚证

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造模后不同组别小鼠不同程度地出现体重下降,其中利血平组、乙酸组最严重,其次是消炎痛组,再次是水浸拘束组和假手术对照组。依据造模方法,乙酸组、假手术组采用剖腹,损伤精血,这样的改变,从诱因上看,具有伤阴可能;而其余组别主要在于胃溃疡和阳气损伤饮食减少所致的一过性精血生成减少,是短暂的阴虚,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阴虚不同,无须针对性治疗;消炎痛组的体重减轻与饮食恢复不一致,这是该模型的特点,(图4-10-39)。

(6)同病异证

1)同一小鼠,疾病的不同阶段存在证候的演变。如编号为63利血平小鼠第0日即造模前无证可辨,第2日出现胃寒、阴虚、气亏、阳损的表现,第5日出现胃寒、阴虚的表现,第8日恢复至无证可辨(图4-10-40)。再如No.75乙醇小鼠第0日即造模前无证可辨,第2日出现胃热盛、气虚的表现,第5日胃热证消失,气虚证依然存在,第8日却演化成为气盛证(图4-10-41)。以上与临床上同一个体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出现证候变化的情况是相似的。

2)同一疾病,不同小鼠存在证候的差异。图4-10-42为利血平模型小鼠同病异证情况:第8日,No.62小鼠阴亏,No.63小鼠无证可辨,No.64小鼠出现气盛,No.68小鼠阴阳俱虚。图4-10-43为应激模型小鼠同病异证情况:第2日No.18小鼠表现为气虚证,No.19小鼠为阳虚证,No.20表现出气虚、阳虚,No.21小鼠无证可辨。同样的造模影响,组内个体却出现不同的证候,与小鼠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有关。以上同病异证现象与临床类似,因而要求“同病异治”。

(7)异病同证

1)不同造模小鼠在相同阶段出现类似证候。如图4-10-44,造模第2日,No.49磷酸组胺和No.75乙醇小鼠均出现了胃热证兼气虚证的表现,异病同证,虽然程度存在差异。而阴阳与营血均一致,没有盈亏的表现。

再如图4-10-45,造模第2日,为No.42乙酸小鼠和No.62利血平小鼠均出现了胃寒、阴虚、气亏及阳损的表现,异病同证。

2)不同疾病模型在不同阶段出现类似的证候。如图4-10-46,造模后第5日,No.59消炎痛小鼠,以及造模后第8日No.68利血平小鼠,均表现为阴虚证,程度一致;虽然No.68利血平小鼠还出现严重气亏的证候,而No.59消炎痛小鼠见有胃寒证候。

再如图4-10-47,造模后第5日,No.55消炎痛小鼠,以及造模后第8日No.67利血平小鼠,一致表现出阴虚证,程度近似;虽然No.67小鼠兼有气盛,No.55小鼠出现严重的胃寒。

以上各图提示:不同疾病模型小鼠,在疾病的相同或不同阶段,会出现同样的证候。这与临床上疾病不同而证候相同的情况类似,提示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实行“异病同治”。

(三)讨论

1.关于疾病模型和造模

我们参考有关文献,采用了一次造模的方式。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小鼠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在造模后第8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不同模型的特征如下:

1)禁食对照组。与其他造模组一致,该组共禁食36h。禁食结束后,胃黏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提示禁食也可能是不同胃溃疡模型形成的参与因素。

2)水浸拘束组。胃黏膜病变性质为急性出血性浅表性胃炎,即应激性溃疡。该法成模率高,几乎达100%,胃体痉挛,个体间病理改变十分接近,造模方便,可作为应激溃疡模型的首选。

3)假手术对照组。在造模当日部分小鼠胃黏膜也出现了炎细胞浸润、充血等病理改变,类似于临床大手术、严重创伤等应激因素引起的应激性胃炎。因此,与禁食一样,手术本身也参与了胃溃疡模型的形成。但该方法较为复杂,干预因素多,似不宜推广。

4)乙酸组。该方法采用浸透乙酸的滤纸直接接触胃前壁浆膜面窦体交接处,造成胃体浆膜层、肌层不同程度的灼伤,黏膜层也有病变。有文献认为,该法可造成慢性溃疡,持续时间久,病理组织学的改变类似人类溃疡,比较适合于治疗性给药研究。但是,该法与临床溃疡发生机制不同,造模不便,易于造成动物死亡,因此不宜用作常规胃溃疡模型。

5)磷酸组胺组。造模成模率低,胃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较轻,是组胺剂量不够还是小鼠对之不敏感,尚待研究。

6)消炎痛组。造模的特点是造模后第2日,动物的精神状态开始出现不振,继而陆续出现死亡,造模后第8日,溃疡的恢复较差。

7)利血平组。造模的特点是造模后,动物活动明显减弱,持续4日左右才见恢复,且该组小鼠普遍消瘦,饮水、摄食减少。造模后第8日,溃疡的恢复较差。

8)乙醇组。造模当日,胃体松软,缺少张力,与镜下水肿一致,第8日病理改变有所改善。但该组动物造模后第2日出现大部分死亡,推测与乙醇浓度及剂量有关,属于乙醇中毒的表现。鉴此,需考虑降低乙醇浓度。

9)结合模型一次造模的方式及胃黏膜病理改变的性质分析,其中禁食对照、水浸拘束、假手术对照组均恢复至正常,主要由应激形成,模型持续时间短,可以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实验;而消炎痛、利血平、乙醇等模型,恢复慢,部分病理改变仍存在,可以用于急性胃炎或急性溃疡的治疗实验。磷酸组胺病理改变程度轻,乙酸组由于小鼠损伤太大陆续全部死亡,未能看到胃黏膜病变的慢性恢复过程,两种方法似不宜作为常规小鼠胃溃疡模型。

10)以上这些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造成急性胃黏膜损伤,造模是成功的。但典型的溃疡表现并不多,大多为胃黏膜局部或弥漫性不同程度的炎症、水肿、出血,或黏膜萎缩、坏死和脱落。病变发生部位浅表为主,多至黏膜上皮层,部分深达黏膜腺体,一般不超过黏膜肌层,个别累及黏膜下层。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上病变属于胃黏膜急性炎症病变性质,可以模拟急性胃炎,或部分急性胃溃疡。鉴于大多文献来源称之为“胃溃疡”,我们仍沿用这样的称谓。

2.关于证候

(1)不同胃溃疡模型证候特点

1)利血平组小鼠造模后出现典型的胃寒证、阳虚证(主要是心阳虚、脾阳虚)、阴虚,是一个严重的气血阴阳虚证复合模型,其中第2日气血阴阳虚、第5日气血阴虚、第8日阴虚,各证候程度数值均低于空白及禁食对照组(P<0.05)。益气、温阳、滋阴、养血是否有所帮助,还是重点在益气、温阳,仍值得进一步观察。

2)消炎痛组小鼠造模后死亡过半,出现比较显著的气虚、阳虚证候,并能迅速恢复,但是,该模型爪、尾红色程度下降、体重减轻与阳气恢复不一致,滞后,精血损伤持续,这是该模型的特点。其中第2日气血虚、第5日、8日,阴虚各证候程度均低于正常及禁食对照组(P<0.05)。滋阴、养血是否有所帮助,值得观察。

3)水浸拘束组小鼠有近100%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率,但气血阴阳损伤程度轻,恢复快,第8日气盛程度较正常组高(P<0.05)。

4)禁食对照组小鼠造模初期有胃热证倾向,以后迅速恢复至正常。

5)乙醇组小鼠造模后出现急性大量死亡,并出现典型的胃热证。所存活的动物在恢复期甚至出现气盛表现,且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该模型是否存在造模剂量过大,而减小剂量,是否还会出现胃热证的表现也待进一步验证。

6)乙酸组小鼠胃壁炎症损伤程度严重,第2日气血阴阳虚各证候程度均低于空白及假手术对照组(P<0.05),造模后3日内全部死亡。小鼠表现出摄食减少,出现气损、阳竭,以及精血虚少的证候。该造模方法不合理,需要完善。

7)磷酸组胺组小鼠胃溃疡成模率低,是剂量不够还是小鼠对组胺不敏感尚待研究。在证候方面,该模型仅早期出现胃热证的倾向,余无他证。

伴随着胃黏膜的损伤,会出现一定的虚实证候;随着疾病的自愈,证候逐渐消失。此外,造模初期证候程度轻,预后好;程度重的,预后差,甚至死亡。

(2)证候造模的分歧

一些文献把利血平造模归结为脾虚、或脾阳虚、或脾阴虚模型,分歧很大。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利血平模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证候模型。由此再次印证我们以往所提出的,中医证候造模还有一个再辨证的问题,要求借鉴中医理论与实践中的四诊与辨证予以鉴定。

总体而言,不同疾病造模因素的造模,可以形成特殊的证候,有集中的趋势,体现了“有是病有是证”的理论。但是,进一步观察,可以看到个体存在着证候的演变,以及个体之间存在不同证候及程度;不同疾病模型在相同阶段可出现同样的证候,在不同阶段也可以出现同样的证候。表现出典型的“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由此可以推测,实施“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