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球囊损伤主动脉形成血栓
2017年02月13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实验兔常规麻醉后固定,分离一侧股动、静脉。股静脉插管取血20ml,51Cr标记血小板。由耳缘静脉注入标记血小板后立即经股静脉插入气囊导管,当导管头端达胸、腹主动脉交界处时,气囊充气至600mmHg(80kPa),下拉气囊管10cm,放气后重新插至交界处,再次充气,下拉,如此反复6次,撤除导管,结扎动脉,缝合切口。去内膜后1h静脉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以处死动物。处死前静脉注射0.5%伊文斯蓝5ml和肝素1000U。分离主动脉,截取上端5cm胸主动脉和下端10cm均匀蓝染的腹主动脉,在生理盐水中漂洗两次,计数各动脉段的每分计数率(CPM值),充分干燥后称重,计算每克干重动脉段上标记的血小板数。
(2)模型特点 采用气囊管损伤内膜,在兔活体内形成腹主动脉血栓模型,方法可靠、简便易行,具有主观因素小,可定量分析等优点。
(3)比较医学 气囊管损伤内膜制造动脉血栓时,中膜也有不同程度受损,而临床上内膜损伤形成的动脉血栓,损伤仅局限于表层,较临床损伤程度重,但中膜损伤所形成的血栓性质与临床内膜损伤形成的动脉血栓一致,并不影响对药物疗效的观察。
上一篇:插管损伤兔主动脉形成血栓[ 02-13 ]
下一篇:兔出血症病毒诱导兔DIC动物模型[ 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