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血液标本的处理

2017年02月27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心血管病实验动物学》 作者:霍勇 陈明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一、血液标本的选择

血液标本处理不当将可能引起比分析更大的误差,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应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抗凝剂、防腐剂和处理方法。一般血液标本为血清、血浆和全血。

1.全血  全血为加入适当抗凝剂,使血液不产生凝固含有形成分的标本,常用于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硫血红蛋白、细胞培养等测定,及制备血中各种细胞用和全血分析用。

2.血浆  为全血中加入适当的抗凝剂,去除细胞成分后剩余部分的标本,比血清分离快且量多。血浆多用于血液凝固机制等方面的检验,如游离血红蛋白、变性血红蛋白,纤维蛋白质的测定和血浆分析用。

3.血清  为血浆除去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的标本。血液离体后由于激活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最终形成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凝固,析出的澄清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清。一般夏季宜在凝血后30分钟内分离血清,在冬季应将血液置37℃水浴中促使血清析出。血清成分接近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测定血清中有关物质含量比全血更能反映机体的情况,血清是生化分析的最常用的标本。

二、血液标本的区别

1.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血浆采血后立即分离,避免在凝血时或运输时造成溶血,而血清就可能出现此种现象,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是含有一种纤维蛋白原和前凝血酶。

2.全血与血浆的区别  血浆含水93%,全血含水81%,所以某些溶于水的物质如葡萄糖、尿素等血浆则比全血高。在大多数血液检测项目中是采用血浆或血清来测定的,很少使用全血。

三、常用抗凝剂和保存剂

1.抗凝剂  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对抗凝剂的一般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影响测定。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有以下几种:

(1)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其抗凝机制主要是对抗凝血活酶和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肝素抗凝血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血细胞比容试验、血沉及普通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和白细胞计数。使用1.0g/L的肝素溶液0.5ml可抗凝5ml血液。肝素抗凝浓度为20~30U/ml全血。

(2)草酸钾-氟化钠:草酸钾可与血中钙离子生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草酸钾溶解度大,抗凝作用强。氟离子能结合钙而抗凝,但抗凝效果较弱。氟离子可抑制糖酵解中的烯醇化酶,防止糖酵解,若未加氟化钠,血标本中葡萄糖含量将以每小时6%的速度下降。而在氟化钠的存在下,血糖浓度在25℃可稳定24小时,4℃可稳定48小时。因此,草酸钾-氟化钠是血糖测定标本常使用的抗凝剂。

(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量292)及其盐是一种氨基多羧基酸,可以有效地螯合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螯合钙或将钙从反应位点移去将阻滞和终止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从而防止血液标本凝固。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验,不适用于凝血试验及血小板功能检查,亦不适用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铁离子、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测定及PCR试验。EDTA抗凝浓度为3.4~4.8mmol/L全血。

(4)枸橼酸钠: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分子量为294.12,常用浓度为109mmol/L或32.06g/L。

2.保存剂  血液内若干化学成分离体后易分解而导致质量有所改变。如血液中的葡萄糖可因细胞分解葡萄糖生成乳酸,使血糖含量逐渐降低,影响检验结果。常用的血液保存剂为氟化钠和麝香草酚,每1ml全血加氟化钠10mg或麝香草酚1mg。

四、血液标本的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处理,及时分离血清或血浆,否则可发生红细胞与血清之间成分的相互转移,或细胞中的某些酶分解待测物等,而影响检验结果。例如,血清无机磷可由于红细胞内有机磷酸酯被磷酸酯酶的水解而增加;血清中葡萄糖可因红细胞内糖酵解酶的分解作用而降低,此外,钠存在于红细胞与血清中之比为1:2:钾在血清和红细胞中之比为1:20;钙在红细胞中极少,几乎全部在血清中。因此,血清钠、钾、钙测定时,需注意及时分离标本,若不能立刻分离血清或血浆,应将标本放置于室温或37℃水浴箱内,不能将血液标本直接放入4℃冰箱,以免发生溶血。

1.血浆的制备  血液标本采集后,放入抗凝管中,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为抗凝血,静置冰箱后红细胞开始沉降,一般72小时内基本沉降完全,血浆约占血液的3/5,半透明、呈金黄色,下层红细胞约占血液的2/5,呈暗红色。红细胞层上面有一薄层灰色物质,即为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这三层物质分界清晰整齐,如分界不清,揭示有溶血现象。分离可采用自然分离,将抗凝血放置4℃冰箱12小时使红细胞与血浆充分分离。也可采用离心机离心加速红细胞沉淀,离心为3000r/min,5~10分钟。用吸管吸出上层血浆。

2.血清的制备  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室温下使其自然凝固后即可析出血清,也可放置37℃水浴箱内30分钟可以加速血液凝固。然后置2000~2500r/min离心20分钟。用吸管吸出上层血清备用。

五、血液标本的保存

1.血液标本保存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因细胞的代谢、蒸发、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等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

2.血液标本应避光保存,保存容器用玻璃、聚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制品。

3.分离后的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或需保留以备复查时,一般应放于4℃冰箱,某些检测项目的标本存放于-20℃冰箱更稳定。标本存放时需加塞,以免水分挥发而使标本浓缩。

4.全血样品不能放在冰凉条件下,因红细胞在冰点下受到物理作用的改变不可逆,将引起溶血和影响结果。

5.血液标本在运输时,应将标本装入试管密封,再装入乙烯塑料袋,置冰瓶或冷藏箱内运输,运送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

六、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1.采血前的准备  采血前应按实验项目要求,准备好相应的试管,如空白试管、抗凝试管等,并在试管上标明动物的组别、个体编号及检验项目等。动物在采血前应禁食。

2.血液标本的溶血  造成溶血的因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淤血时间过长:穿刺不顺利,组织损伤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产生大量泡沫;震荡过于剧烈等。若用普通注射器采血后,未取针头直接将血注入真空管内,也易造成溶血。

3.采血时只能向外抽,决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注入空气,形成气栓而造成严重后果。若用普通采血法,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