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经静脉穿刺法致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

2017年03月30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体重为15~20kg实验犬,术前听诊心脏无杂音。按35mg/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行仰卧位固定,常规方法消毒与去毛,分离犬右颈内静脉,在 X线监视下,依次送入长导丝、房间隔穿刺鞘管及穿刺针,右前斜位30°,穿刺点在右心室影间隔面中部,近心底部的1/3间隔面范围内,穿刺针方向指向时钟3~4点钟位置,鞘管下滑顶在室间隔面,推进穿刺针进行穿刺,穿过室间隔时有减压感,穿透后见鲜红色动脉血从穿刺针尾部喷出,推注造影剂,见造影剂在左室内散开,固定穿刺推进鞘管,送入行左房室瓣球囊扩张术中应用的左房钢丝至左心室,沿钢丝送入球囊直径为6~8mm、长为40mm的导管至穿刺处,扩张室间隔穿刺孔。从右股动脉送入造影导管至左心室,行左心室造影。术中肝素(125U/kg体重的剂量)抗凝,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室间隔穿刺及导管操作过程中可见一过性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穿刺及球囊扩张完成后则无室性心律失常,亦无室颤出现。

(2)模型特点  在开胸直视下穿刺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制备VSD模型手术简单,但对动物的创伤较大,与临床情况也有所不同。经静脉穿刺制备VSD模型,无需开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第2日动物即能正常活动、进食。且制备的模型与天然存在的膜部VSD部位接近。室间隔穿刺选用右颈内静脉途径,穿刺针操作方便,容易定位穿刺。穿刺点选在室间隔中部近房室瓣环1/3的区域内,此部位在左、右间隔面均较为光滑,周围无腱束、乳头肌等结构干扰,有利于VSD制备;室间隔中部隆凸可帮助穿刺针定位,顶在此部位时针尖有明显的顶撞感;穿刺时针尖稍向心尖部位移动,使穿刺点离室间隔膜部和房室瓣环有一定距离可避免损伤房室传导束。穿刺部位近心底部可制成膜周部 VSD模型,偏向心尖部可制成肌部VSD模型。本模型制作需防止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枝传导阻滞,原因可能是穿刺点过于靠近膜部,球囊扩张时引起传导束损伤;穿刺针和导管在心内操作时机械损伤右束支,或穿刺点靠近室上嵴下球囊扩张损伤右束支,一般不对心室功能产生影响。

(3)比较医学  人类VSD中以膜部室缺为主,而正常动物膜部室间隔的范围较小,难以准确定位。从本方法制备的模型观察,VSD部位靠近右房室瓣和主动脉瓣,与人类的膜周部VSD较接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