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化学物质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

2017年04月1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5~6周龄大鼠,将0.05%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装入饮水瓶中供其饮用,每日饮用量为50ml/只,连续1个月;或将0.01~O.02%氨水装入饮水瓶中供其自由饮用,连续3~6个月。或7周龄雄性大鼠,灌胃给0.05%吲哚美辛,1次/d,8ml/(kg·次),或空腹灌胃给60%乙醇,2次/周,8ml/(kg·次),同时灌胃给去氧胆酸钠20mmol/L,1次/d,8ml/(kg·次),均连续给药6个月。或7~8周龄大鼠,灌胃给2%水杨酸钠溶液,1次/d,2ml/次,连续6周,在灌胃前后1h禁食禁水,其中前3周自由进食进水;后3周单日禁食和自由饮水,双日足量进食和自由饮水,隔日在温水中游泳1次,10min/次。在整个造模过程中,连续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毛发光泽度、食欲及大小便情况,并记录体重变化,造模毕,麻醉开腹取胃,沿大弯剪开作大体观察,包括黏膜的色泽、弹性、皱襞多少、黏液是否丰富,沿小弯快速取材,包括胃窦及部分胃体,然后作组织病理学检查。

(2)模型特点  模型动物精神萎靡不振,活动减少,被毛枯糙而无光泽,体重增长缓慢。胃黏膜表面粗糙干燥,黏液少,有点状或片状出血,胃皱襞平坦或消失,黏膜色质灰暗,弹性差。MNNG模型动物胃组织黏膜糜烂,腺体萎缩、增生、坏死,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氨水模型动物造模3个月后,胃体部腺体萎缩,黏膜壁细胞数减少,黏膜表面pH值提高,PAS阳性物质(上皮细胞内可被PAS染色法着色的黏原颗粒和覆盖于黏膜表面的黏液膜)下降,该变化在造模6个月时更为明显,且与氨水浓度呈正相关。吲哚美辛模型和乙醇加去氧胆酸钠模型动物在造模6个月时胃窦部固有腺体层变薄,固有腺体数减少,腺体所占切面面积比下降,出现典型的胃窦萎缩性胃炎征象,成模率达100%。水杨酸钠模型胃黏膜皱襞不规则,表面黏液细胞间质扩张,水肿,固有层增生,有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幽门腺区有局灶性小肠上皮化生。

(3)比较医学  在生理情况下,胃黏膜可产生黏液和 HCO3-,在胃腔(低pH)和胃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的复制膜(高pH)之间可产生一pH梯度,成为胃酸和胃蛋白酶扩散的屏障;黏膜上皮细胞可通过膜转运系统清除过多的 H+,也可通过紧密联合防止H+的逆扩散;黏膜血流可清除扩散至上皮层的过多的酸。当胃液中的氨浓度或吲哚美辛含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时,可使胃表面上皮细胞及其产生的内源性前列腺素(PG)减少,从而削弱PG的胃黏膜,使胃黏膜的“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受损,引起H+逆扩散,破坏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长期刺激可使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除上述机制外,水杨酸钠对胃黏膜的损伤还表现在对局部的直接刺激作用引起胃黏膜炎性反应,胃黏膜细胞剥脱,并抑制胃黏膜的生长使其失去正常的抵抗力。此外,高浓度乙醇可直接损伤胃黏膜;灌胃给去氧胆酸钠20mmol/L模拟十二指肠胆汁反流;具强诱变能力的MNNG极易渗透至胃幽门和胃底黏膜部,长期饮用诱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显的胃黏膜糜烂、腺体萎缩、胃黏膜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病理学特征,与临床比较相近。用上述化学药物或毒物诱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由于其造模因素单一,操作简便,所以制模成功率高,稳定性好,且价格低廉,比较适用于对药物干预疗效的初步评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