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R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的动态组织学观察
2017年05月15日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年第04期
作者:董宁 刘岩 张田田 阮建平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了解ICR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发育时序特点,为使用小鼠研究牙齿发育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提供实验基础。
目的: 了解ICR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发育时序特点,为使用小鼠研究牙齿发育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分别取E(胚胎)11.5、E12.5、E13.5、E14.5、E15.5、E16.5、E17.5和E18.5 d的胎鼠和PN(出生后)2 d的新生小鼠的头部或下颌骨,固定脱钙包埋后行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在显微照相系统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ICR小鼠磨牙牙胚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 E11.5 d为牙胚发育始动,E12.5 d牙胚向蕾状期过渡,E13.5 d进入蕾状期,帽状期为E14.5~E15.5 d,钟状期开始于E16.5 d,出生后2 d牙体硬组织开始逐渐形成。
结论: ICR小鼠胚胎11 d至出生后第2天是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机制的最佳时机。
上一篇:定位大鼠下丘脑视上核方法的改良[ 05-12 ]
下一篇:南京古生物所揭示三叶虫与节肢动物有颚类的亲缘关系[ 05-15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