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80后”博导张超:攻克白血病治疗难题,迈向精准医学崭新时代
同济大学张超教授
2014年,结束了在美国长达10年的科研生涯,张超加入了同济大学,成为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最年轻的“80后”教授。2015年,他入选了国家第六批“青年千人”计划;2016年,他被任命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回国短短3年的时间,张超教授建立了自己的课题组,主持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科研项目10余项。依托同济大学附属医院,课题组针对一些重大疾病,进行了转化医学研究。其中,“白血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与检测”是最成功的项目之一。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采访前查找张超教授资料时,记者发现,他先前十多年的研究都与代谢性疾病相关。那么,为何在3年前他突然开始白血病领域的研究呢?张超教授告诉生物探索,与一位从事白血病研究多年的同窗在国内进行临床调研时,他发现,中国的白血病治疗“短板”非常多,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白血病治疗形势严峻
白血病发病率位居35岁以下人群中恶性肿瘤的首位,治疗周期长,费用高达百万元,其早发性使每位患者寿命损伤位居所有疾病首位。据统计,中国已经有累计超过500万以上的白血病患者,然而,治疗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2014年的一份统计称,与美国的68%相比,中国白血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22%左右。
目前,临床上可用于白血病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毒性和副作用高,且价格非常昂贵。药物选择大多依赖于医生经验。此外,受人种不同的影响,进口药物在中国患者中有效率会更低。在检测方面,由于中国的白血病癌细胞残留检测还停留在细胞水平,因此,一旦确诊多为复发晚期。
这些现状让张超教授不禁开始反思,为什么中国在白血病治疗方面会如此落后。他的结论是,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没有在中国得到应用。张超教授与其同窗希望能够为改善这种现状做些事情。“白血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与检测”这一想法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全球首例动物模型辅助临床同步治疗
患者血液系统的人源化动物模型重建是“白血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的基石。据张超教授介绍,不同于实体瘤的异位建模,白血病人源化动物模型重建属于原位重建,能够最大程度保留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现血液系统的整体重建。由于建模速度非常快(4周左右),因此可以在患者接受标准化治疗期间(一般为3个月)同步试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治疗。
借助这一技术,张超教授团队已经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了全球首例动物模型辅助临床同步治疗。一名复发性儿童白血病患者在标准化治疗无效后需要更换治疗药物。利用患者血细胞建模后,张超教授团队对6种白血病药物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一种因副作用较大通常医生不太推荐的白血病药物疗效最佳。根据动物模型试药结果,医生向患者推荐了这款药物。给药3天后,患者血液中癌细胞比例从80%降至0。
启动白血病计划
这些真实的案例证实了借助“白血病人源化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筛选的临床价值。张超教授透露,最近,他们启动了一项白血病计划。这一由多位院士和白血病专家共同牵头的“计划”将与多家临床机构合作,选择4种常有的白血病亚型,每种亚型纳入2500名病人,然后利用患者血液进行动物建模。这一万例病人的病征信息将永久保留,成为宝贵的医学资源,包括用于新药研发。
张超教授说:“用人源化动物模型进行白血病药物的临床前检测更接近II期临床。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为10多家药厂完成了上种白血病药物的临床前检测,多个药物成功进入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经由我们的动物模型进行临床前测试的白血病药物Venetoclax已经于2016年8月获FDA批准上市。同时,我们自己也在研发白血病化疗新药。”
将五年生存率提高一倍
构建人源化动物模型、为患者筛选药物代表了“白血病的精准治疗”。那么,“精准检测”是什么呢? 张超教授介绍称,不同于细胞水平的检测,通过精准化个体分子水平检测平台,他们可以将癌细胞残留检测精度大大提升,进而提高白血病治愈率。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白血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与检测”技术进行推广,助力白血病临床辅助治疗,2017年,张超教授和他的同窗正式创建了Haema Medicine白血病精准个体化医疗平台。采访中,张超教授向生物探索透露了他们最终的宏伟目标:将中国白血病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高一倍。他说:“我们非常有信心将五年生存率提高100%,这将挽救100万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选择生命科学是天生兴趣
采访中,谈及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未来可能达成的目标,记者感受到了这位青年科学家满满的热情和使命感。那么,张超教授最初为什么选择生命科学呢?他用简短的4个字回答道:“天生兴趣。”原来,他从小学开始就对生命科学有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期,以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奖的成绩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赴美国继续深造。
在美国范德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他成功发现了全新的肥胖基因MRAP2,并阐明了其调控G蛋白偶联受体内源活性的分子机制,同时领导了礼来和GSK等国际制药公司的药物研发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Cell Metabolism、PNAS等顶级期刊上。
回国发展需适应“国情”
对于在美国待了10年,回到国内会不会“水土不服”,张超教授说:“国内外做科研的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国外,研究者们更倾向于‘单打独斗’;而在国内,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都是由多个团队合作完成的。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大家各取所长,做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
他还强调,对于海归研究者来说,不能将在国外做事的方式直接照搬到国内。要针对国内的科研环境,作出思维上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将项目做成、做好。
同时,张超教授还指出,国内很多研究者对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意识并不强。很多重要的成果被埋没在高校中。他说:“我希望,不管是从自己本身,还是从行政的角度,能够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产生更大的医疗价值和社会价值。”
结语
现在,身兼数职的张超教授一直坚守着初中老师教给他的人生信条——“自讨苦吃”。他说:“做基础科研、做行政管理、做科技转化,单独做哪一个都很累。但是,正如网上那句“鸡汤”所说: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我现阶段的生活确实充满了挑战,但年轻人就应该选择有压力的事情来磨炼自己。爱‘折腾’才能有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