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科普天地

山东诸城发现世界首例恐龙180度转向行迹化石

2015年08月1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lwc
摘要:本报讯(记者赵秋丽 光明网记者李志臣 通讯员傅汝强)两排直径约为30厘米的恐龙足迹化石,在早白垩纪时期的岩壁上形成了一道180度的弧形,这道奇妙的弧形上共有28个恐龙足迹。

图为恐龙180度转向行迹化石。(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赵秋丽 光明网记者李志臣 通讯员傅汝强)两排直径约为30厘米的恐龙足迹化石,在早白垩纪时期的岩壁上形成了一道180度的弧形,这道奇妙的弧形上共有28个恐龙足迹。日前在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棠棣戈庄境内发现的这组恐龙足迹化石,呈现180度半圆形状,恰好保存了恐龙转向的全过程,是世界首例,被恐龙专家称为“恐龙足迹拐弯化石”。专家称,此次发现对于深入研究白垩纪时期恐龙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据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的恐龙科研人员证实,这些足迹属于副雷龙,是一类中小型的、较为原始的蜥脚类恐龙足迹,也是2009年诸城发现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皇龙沟恐龙足迹群以外诸城地区发现的恐龙足迹新属种。“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足迹化石多为恐龙直行足迹化石,只有摩洛哥、瑞士、西班牙等极少数国家发现了存在转弯的足迹,但是像诸城这样180度转向的行迹目前世界上只有这一例。”瑞士巴塞尔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学家丹尼尔·马蒂(Daniel Marty)说。
 
一般来说,蜥脚类恐龙四足着地前进,它们的前足与后足并非交替着陆与离地,而是同一侧的前足与后足同时行动。也就是说,交替的是它们的左右足,并非前后足。因此,蜥脚类的转弯方式要比两足行走的恐龙更为复杂。“这道行迹展现了明显的内移现象。”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陈树清介绍说,“也就是说,在拐弯的过程中,蜥脚类恐龙的前足迹会明显地偏离行迹中线。”
 
著名足迹专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教授马丁·洛克李(Martin G.Lockley)解释说:“从足迹上看,这只恐龙造迹者在此处转了一个弯,不远处的另一道行迹也有类似的行为,这可能表明恐龙群遇到了一定的地理阻隔,比如水体或者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总之,这里肯定曾经有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此外,这个发现也意味着诸城地区在恐龙时代是名副其实的白垩纪公园,因为湿润的气候、充足的水源和茂盛的植被,曾经生活着繁盛的恐龙动物群。”
 
此次恐龙180度转向行迹的发现地诸城,境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恐龙化石资源,全市已发现恐龙化石点达30处,化石埋藏总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诸城根据科研保护需要,先后组织了三次有规模的化石发掘。诸城是世界罕见的同时拥有恐龙骨骼、恐龙蛋和恐龙足迹化石的地区,先后发现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恐龙足迹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认定诸城恐龙化石群是举世罕见的地质奇观。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