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模型制备

生物学方法建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

2017年09月2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作者:周光兴 责任编辑:yjcadmin

(1)复制方法  首先将无水乙二胺(EDA)67ml加双蒸水500ml,再加6mol/L浓度的HCl 350ml(冷却至25℃),调整pH为4.75,加牛血清白蛋白(BSA)5g溶于25ml双蒸水中;然后加无碘EDC(碳化二亚胺)1.8g,维持原温度和 pH值条件下搅拌,2h后加4mol/L醋酸缓冲液30ml终止反应,在4℃双蒸水中透析48h,制备成带阳电荷牛血清白蛋白(C-BSA),冷冻干燥后备用。用体重为2.5kg左右的新西兰兔,经其耳缘静脉注射预先制备的C-BSA 1mg,大肠杆菌内毒素0.15μg(溶于2ml PBS中),此为预免疫;1周后再每日从耳缘静脉注射C-BSA 25mg,持续5周,作致病免疫;5周后再隔日经耳缘静脉注射C-BSA 25mg,持续5周,整个造模时间为10周。预免疫前及模型制作过程中,分别作包括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内生肌酐清除率(V/t)等肾功能指标测定,并在实验预定时间及结束时,麻醉放血处死动物,取肾脏组织标本,置放于固定液中,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同时取肾组织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

(2)模型特点  致病免疫注射1周后,模型动物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上升,2周后BUN、SCr开始上升,6周后继续升高,CCr则明显下降,到10周后动物肾功能显著恶化。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模型动物肾小球出现不同程度纤维化及硬化,小球间距缩小,其囊腔内可见渗出物,毛细血管丛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有的管腔内有蛋白管型。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或消失;肾小球间质扩张,间质内有成纤维细胞增生,系膜区有大量细胞沉积。本模型制作方法复杂,造模时间长,动物易于死亡。

(3)比较医学  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可在3~4周内诱发兔膜性肾炎,并已被广泛应用于肾炎的动物实验研究。本模型应用C-BSA在10周内可成功诱发模型动物出现CRF的临床症状,类似于临床上人类高发病率、由免疫复合肾炎进展至CRF的动物模型,模型疾病表现特征演变过程与人类CRF的自然发病及病程、转归相似,适用于CRF发病机制和药物疗效方面的研究。

当机体出现CRF时常伴随内环境稳定功能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使机体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近年来,CRF动物模型在各种制作方法上均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CRF模型的应用研究方面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目前仍偏重于CRF模型细微局部的研究,有关CRF动物模型整体的实验研究相对开展较少,且诊断和疗效标准界定模糊。由于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的差别,用临床上人类CRF的分期标准来评价CRF动物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利用肾毒性药物破坏肾组织来建立CRF动物模型,是目前最为常用也是病理特征最接近临床CRF的方法之一,但存在着病变特征及造模时间上的局限性。至于应用物理方法、免疫学方法来破坏肾组织建立的CRF动物模型,或以结扎肾动脉、电热灼伤及冷冻等手段破坏肾组织建立的CRF动物模型,则因其造模机制的原因与人类CRF吻合程度相对较差,这些模型的实用性也不如肾毒性引发的CRF动物模型。因此,采用何种CRF模型来开展研究,应根据实验目的和需要而定。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