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等在中国兔属物种方面的研究获新进展
2011年08月05日
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种间杂交可以导致基因或基因组在种间渗透以及分类上的混乱。
种间杂交可以导致基因或基因组在种间渗透以及分类上的混乱。张亚平院士,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博士生刘江通过分析124个中国兔鼠物种个体的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第一次发现在6个中国兔属物种间存在着通过种间杂交而导致的基因渗透。令人惊奇的是,东北兔的线粒体完全被来自雪兔和华南兔的线粒体所替代。此外,核基因分析发现在中国兔属物种间存在高比例的杂合子,在多个物种间有共享单倍型,提示中国兔属物种间的核基因的渗透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因此,推测由频繁的杂交事件所导致的形态上的过渡类型以及非典型的线粒体基因组世系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中国兔属物种分类混乱的真正原因。
该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刊物上。
上一篇:中科院发现p53对低氧诱导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 08-07 ]
下一篇:Science:中科院揭示5-甲基胞嘧啶去甲基化机理[ 08-09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