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开慢性应激引起DNA损伤机理
2011年08月30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wc
摘要:过去数年,研究人员虽一直将慢性应激与染色体损伤联系起来,但直至近日,研究人员才发现慢性应激导致染色体损伤的原因。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一个明确的机制,从DNA(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的角度解释应激反应。
过去数年,研究人员虽一直将慢性应激与染色体损伤联系起来,但直至近日,研究人员才发现慢性应激导致染色体损伤的原因。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一个明确的机制,从DNA(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的角度解释应激反应。
慢性应激的一个标志即肾上腺素升高。罗伯特·J·莱夫科维茨以前已证明了孤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如β肾上腺素受体的存在。这些环绕于细胞周围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是目前市场上几乎一半药物的靶点,包括心脏病、抗组胺药和溃疡药物的β-受体阻滞剂。
现在,他对一种源于GPCRs的通路,即在实验室里发现的β抑制蛋白通路继续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最初以为是β抑制蛋白通路使G蛋白通路关闭或丧失敏感性,但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些蛋白质在行使自己权利时也会导致某些生物化学活动。在目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分子机制。通过该机制,类似肾上腺素的化合物通过G蛋白和β抑制蛋白通路行动而引发DNA损伤。
在这项研究中,小鼠被通过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注入了类似肾上腺素的化合物,出现了P53的退化,并且这种退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而P53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被看做是“基因的保护者”,能够防止基因组异常。研究者称:“这项研究表明,慢性压力会导致P53的长期降低。据猜测,这就是造成我们在受慢性应激的小鼠体内发现的染色体不规则性的原因。”
研究者还发现,在缺少β抑制蛋白1的小鼠体内,DNA损伤能够被阻止。β抑制蛋白1的缺失使P53在胸腺和睾丸的细胞水平稳定化。而胸腺是对急性或慢性压力能强烈反应的器官,父亲的压力会通过睾丸影响后代的基因组。
“这使我们对慢性应激如何导致小到仅表面变化如头发花白、大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等各种人类状况和紊乱,提供一个似乎合理的解释。”莱夫科维茨称。
上一篇:新方法能控制干细胞按需分化[ 08-30 ]
下一篇:广西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 08-31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